【朱挺豪專欄】《趨勢高手》聰明選基金 三招就夠!

我在基金界工作多年,自己也一直是共同基金投資人,多年來一直反覆思考一個問題,到底什麼基金才算好基金?或者說,有哪些客觀指標可以評估基金表現,而不會又陷入「用品牌挑基金」的迷思裡?

經過反覆思索,我們整理出一套基準,希望掌握三個原則,並透過系統的協助來幫大家找出理想的基金,這三個原則是「長短兼顧」、「重視風險」與「費用合理」。而為了避免主觀偏好影響了基金篩選,我們進一步將基金的評選基準予以量化評分,背後的邏輯簡單圖示如下:

基金篩選原則示意圖
資料整理:鉅亨網投顧。
一、長短兼顧

首先要注意的是,基金的績效好壞是「比較」來的,但跟什麼去比較?其實比較的方式有很多,可以跟市場的指數表現做比較,也可以跟其他基金比較;這是因為買主動式基金當然是希望藉助基金經理人的專業去拿到比整個市場更好的超額報酬,另外,基金的比較也得跟同類型的基金比較,而且需在同一個期間裡(例如去年的 11 月底到今年 11 月底,或 2013/11/30 到 2016/11/30),換算成為同一個貨幣基準去比較才有意義。

舉例來說,A 基金今年來漲了 17%,B 基金今年來漲了 12%,表現上看 A 基金表現好很多,但 A 基金卻是俄羅斯基金裡末段班的基金,B 基金則位處大中華基金裡的領先群裡,因此把所有基金混在一起比較並不合理,比較基金表現務必要跟同類型的基金比較才公平,也才有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績效不能只看短期表現」,看似簡單的基本原則卻有很多投資人想不透,常會跟隨市場追逐短線績效亮眼的基金,卻忽略了中長線的績效才是基金表現的關鍵。事實上,買進短線暴衝的基金本身就是件很危險的事,因為這種基金的漲勢,很可能來自先前重押的某一個族群的股票跌深反彈所帶來的,這種漲勢往往不持久,買進這種暴漲暴跌的基金,勝率自然也不高!

因此,3 年期與 5 年期績效是評估績效最重要的指標,但為了不忽略基金短線的成長動能,也應把 1 年期與 3 個月績效計入比重之內(但權重低於 3 年、5 年期績效),將更有機會在趨勢快速轉變的市場裡抓住一些策略靈活或符合趨勢的產品。

二、重視風險

除了不能只看短期績效,比較基金好壞也不能只看績效不看風險,而衡量基金風險最常見的是波動度,業界又慣用「年化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來比較。

進一步來看,波動度越高表示這檔基金過去的價格變動的程度越大,如果從過去表現來評估基金的風格,也可以合理的預期這檔基金未來的價格變動程度也會很高;而與績效比較相同的是,基金的波動度需與同一類型基金來比較才有意義。

考量到實務上的需要,並將風險指標實質納入基金的評分考量之中,我們將三年期與五年期風險評分都納入計分的範疇裡,風險評分的占比則設定在 20%。

鉅亨基金交易平台績效與風險評比比重

資料整理:鉅亨網投顧。
三、費用合理

最後,按照上面提到的績效與風險指標計算總得分後,如果分數很接近,我們會進一步去比較這幾檔基金的費用率(亦即晨星 Morningstar 所依基金公司年報裡揭露的總開支比率 Expense Ratio),才會決定推薦與否。

所謂的費用率,代表基金管理及運作相關的支出,包括基金管理費及其他所有開支包括交易費、法令遵循費用以及其他行政費用都涵蓋在內,雖然這會從基金淨值扣除,一般投資人感受不到,不過,這是投資人每年需支付給基金公司的成本,成本愈高意味著投資人贖回時拿到的總額愈少,千萬別小看這筆隱性的支出。

我相信每個人都一套自己選基金的標準,我們所做的,就是透過系統的輔助,以上面的原則去量化基金的表現,這可以讓我們更透明地進行基金的篩選與推薦。

那麼,你又怎麼決定自己想投資的基金呢?

更多資訊請參考鉅亨基金交易平台:

https://www.fundsyes.com/Tool/SuggestionList.aspx

 


趨勢高手 | 朱挺豪

現任「鉅亨基金交易平台」總經理,擁有超過25年的投資與共同基金業務資歷,歷練壽險、銀行、投顧、投信。基金產品開發先驅,率先引進境外高收益債券基金,推動國內首檔金磚四國基金,及國內首檔黃金基金。

延伸閱讀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