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簽署行政命令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 後,創始國之一的智利上個月表示,將召集剩餘 11 國於 3 月前往智利召開部長級會議,同時邀請未參加 TPP 談判的中國和南韓與會,摸索 TPP 新框架。
中新網 13 日報導,央視新聞用戶端援引國際問題專家劉華表示,如果要中國接盤 TPP,以下這 3 個問題很重要!
第一,如果要讓中國加入甚至承擔主要責任,那麼 TPP 的全套檔和標準都要大幅修改,甚至是「另起爐灶」。TPP 的一些成員國,特別是像日本這樣的國家,能否接受這種根本性的改變,恐怕還存在很大的未知數。如果真的能夠按照「中國需求」、「中國標準」修改 TPP 機制,那麼這個 TPP 也就不再是過去的 TPP,僅僅是保留過去的名稱而已。
第二,近年來,為了推進經濟全球化和地區合作,中國推進了一系列的國際經濟合作機制及機構建設,例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RCEP)、「中國 - 東盟自貿區」、「一帶一路」倡議和亞投行等。過去,美日主導的 TPP 明顯有與 RCEP「爭鋒相對」,但現在,如果 TPP 改變標準、引入中國力量,那麼其與 RCEP 是何種關係?是否需要在亞太地區「疊床架屋」、建設兩套性質類似的經濟合作機制呢?這恐怕不僅是中國需要思考的問題,也會是 TPP 成員 -- 特別是越南、澳大利亞等國認真思考的問題。
第三,TPP 是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組成部分,也是日本指望對抗中國的經濟依託。它不僅具有經濟意義,也具有明顯的戰略和地緣政治意義。美國退出後,日本是 TPP 成員中的最大經濟體,TPP 的走向很大程度上也要看日本的態度。但是,日本的對華戰略仍具有明顯的對抗性,「小動作」層出不窮。如果日本希望中國加入 TPP,其對華戰略和外交政策也必須改弦更張。否則,中國不可能一方面承受著日本的各種「騷擾」,一方面還要加入 TPP,為日本的戰略困局「救場」。
歸根究柢,TPP 面臨的核心問題在於,由於美國經濟戰略和亞太戰略的轉變,TPP 失去了原本的創設初衷,也使得原本的成員們面臨「上屋抽梯」的尷尬境地。如果這些成員國打算保留 TPP,指望中國的支持,就必須全面改變 TPP 的性質,使其符合中國及整個亞太地區發展的真正需要,而不再是過去那個「不帶你玩」的遊戲。
美國退出後,TPP 成員國由 12 個變成 11 個,分別是澳洲、汶萊、加拿大、智利、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秘魯、新加坡、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