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川會〉分析:川普回歸傳統對華政策 分歧仍大 但樂觀者有之

「習川會」敲定美國當地時間 4 月 6-7 日登場,會晤討論議題除中美關係、台灣、南海等問題外,料還將重點討論如何應對北韓核試。專家指出,川普上台後曾一度令中美關係複雜化,但雙方經過磨合,現在走向正軌,走向新互動模式,川普已回到美國傳統的對華政策方向。

《星島日報》援引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東等分析,川普已基本放棄其在競選期間和剛勝選後對中國的敵意,這為這次雙邊峰會打下基礎,但包括北韓核試、南韓部署「薩德」(THAAD) 反導彈系統、南海等問題上,雙方分歧仍然很大,「習川會」要在任何一項上取得重大突破都不容易。

在周二 (28 日) 舉行的香江論壇上,朱衛東認為,川普上台後的一些做法沒有動搖北京對美國的戰略方向,北京積極採取一些做法,讓川普知道「台灣」議題的敏感性,並承諾堅持「一中」。

美國知名經濟學者白克樂 (Joel Backaler) 認為,中美關係是最重要的經濟關係,川普必須認清這一點,「這就是為何他們要如此迅速會面的原因。」

不過,《華盛頓郵報》的評論文章認為,川普先對中國展開嚴辭抨擊、與台灣的蔡英文總統通電話,入主白宮後在與習近平通電話時才承諾遵守「一中」,「這說明川普政府還沒有形成一個清晰的對華政策,這時候舉行中美峰會為時過早,可能會對美中關係帶來損害而不是好處。

新加坡學者黃靖等認為,習近平此訪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希望川普親口向公眾重複遵守『一中』,說出蒂勒森 (Rex Tillerson) 訪華時說過的那些話,即雙邊關係應該以合作而不是衝突為基礎」。

但中美在北韓核試、南海等問題上分歧巨大,這令習近平本次訪美能否取得成果不宜樂觀,兩國官方至今未公布消息,「說明雙方仍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分歧,包括會晤能夠達成哪些具體成果等。」

儘管分歧大,但仍有人持樂觀看法。工業總會國際經貿服務網 21 日的報導指出,華爾街溫和派人士樂觀預測,川普不致指控中國操縱匯率,也不會引發保護主義大戰,而是透過「習川會」,讓兩國重新走向談判桌,進行貿易協定談判。 

美前財長鮑爾森 (Henry Paulson) 在北京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2017」年會時也表示,中美關係關鍵在雙邊貿易,呼籲雙方重新審視雙邊貿易問題,擴大彼此開放;他直言,美退出 TPP 是嚴重錯誤,若中方能參與 TPP 談判,對各方都有利。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 Stephen A. Orlins 近日接受《僑報》採訪表示,貿易和投資無疑是「習川會」的必談議題。

他認為,如果 BIT(雙邊投資協定) 能在「習川會」中取得進展,那將是一件大好事。川普表現出對創造就業的尤為關注。創造就業的途徑很多,可以通過擴大出口拓展中國市場從而創造就業,也可以通過投資創造就業。

Stephen A. Orlins 舉例道,如果中國企業在美國設立製造工廠或是投資基礎設施,都有助於增加美國的就業。而這對川普總統非常重要。

他相信,習近平在今年的達沃斯論壇等多個場合釋放出中國將更加開放的信號,而川普應該也已收到了這一信號。重要的是中國應該更加開放,而美國也不應該背道而馳。開放應是兩國共同的方向。

截至 2016 年,中國已簽署自貿協定 14 個,涉及 22 個國家和地區。與此同時,呼籲中美推進自貿協定談判的聲音也愈發迫切。Stephen A. Orlins 知道美中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是一條長路。但目前川普表現出對雙邊自貿協定的偏好明顯高於多邊。

美國宣佈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 後,有聲音建議中國加入 TPP。Stephen A. Orlins 認為,如果中國加入並且成為 TPP 的領導者,中國將成為大贏家。

但他並不擔心中國的開放程度不能符合 TPP 的高標準。「在貿易協定中,參與的國家在滿足條約的要求時會被給予時間。就像中國加入 WTO,一些領域會有 5 年、10 年或 15 年的期限履行承諾。TPP 無論未來的名字叫什麼,都可成為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推動力量。

中國已明確表示不會加入 TPP,認為那是不務實的作法,中國已有「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且成員國又與 TPP 有高度重疊,全力發展 RCEP 對中國將最有利。

而北韓將會是「習川會」所面臨的最大問題,Stephen A. Orlins 說:「北韓問題比其它問題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