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ICO喊卡 發起人不願草草收手 投資人則拼命割肉

人行把首次虛擬貨幣代幣發行 (ICO) 定調為「未經批准的非法公開融資行為」,立即叫停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但也有 ICO 平台不甘如此草草結束,預留重新開台交易的伏筆,而發生巨虧的投資人則拼命停損割肉。

ICO (Initial Coin Offerings),是指企業或非企業組織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援下發行代幣,向投資人募集虛擬貨幣 (一般為比特幣、乙太坊) 的融資活動。

《星島日報》報導,人行 4 日下午 3 時消息公布後,各代幣全線暴跌。據大陸比特幣交易平台火幣網的數據,人行消息公布後的 20 分鐘內,比特幣 (Bitcoin) 就跌掉了 2000 人民幣,從日內高位 1 比特幣兌 29000 人民幣最多跌逾 7%,最低見 26000 人民幣,至晚間近 9 時回升至 27000 人民幣,跌幅約 5%。美國交易時段比特幣也出現急跌 12%,報 4264 美元。

據了解,在人行、工信部等 7 部門出手下,陸續有交易平台宣布退幣和暫停交易。不過也有 ICO 項目團隊不甘心草草結束,執意甘冒違法風險為繼續交易預留伏筆。據澎湃新聞報導,他們在公告中加註:「對於仍然自願支援項目的支持者,我們將儘快安排發放代幣並上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交易,以確保支持者利益。預計 11 月份我們的應用都將正式上線。

這對投資人來說,也就是擺明了「不給退幣」;在二級市場上高價買入的投資人也產生「巨虧」也開始停損割肉。因此有人發起成立「退幣交流群」,向交易平台討公道。

事實上,ICO 幣可以通過 2 種途徑獲得,在項目剛剛發行代幣來融資時,相當於購買「原始股」,也有點類似「打新股」,價格較低;而專案登陸數字貨幣交易所,相當於滬深股市的二級市場,價格很容易被哄抬。累計今年以來,大部分 ICO 幣在交易所價格都漲了 20 倍。

代幣發行融資是指融資主體通過代幣的違規發售、流通,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乙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香港《文匯報》報導,人行相關人士曾研究大量的 ICO 白皮書,得出結論:「90% 的 ICO 項目涉嫌非法集資和主觀故意詐騙,真正募集資金用作項目投資的 ICO 其實連 1% 都不到。」

市場人士坦言,目前市場上形形色色的各類數字貨幣胡亂發行,已經極大挑戰央行發行貨幣的權威,被「一刀切」的嚴厲監管是必須的。

但一位 ICO 服務平台負責人表示,不希望人行「一刀切」,因為項目良莠不齊是正常的,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就好,但是不要全部「打死」,不然客觀上也是抑制了創新和區塊鏈的發展。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 65 個首次代幣發行 (ICO) 平台從中國 10.5 萬個人中籌集了 26.2 億元,市場預期,二級市場的交易額已超過 1000 億元。

ICOAGE、比特幣中國 (BTC CHINA)、ICOINFO… 等交易平台已陸續公告暫停一切業務,靜候監管部門政策正式明確。
 


延伸閱讀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