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低波動性的謎團解開了 板塊之間缺少相關性

摘要:低波動性成為今年全球金融市場的主題,瑞信首席股市衍生品策略師 Mandy Xu 指出,缺乏波動性可能是板塊或個股之間缺少相關性、進而獨立變動的結果。儘管市場表面看上去很平靜,許多個股或板塊彼此獨立地大幅波動,反而形成了「此消彼長」的關係。

低波動性成為今年全球金融市場的主題。

特別是在美國政壇因「不走尋常路」的總統川普屢生波瀾、通俄門調查如火如荼、東北亞和中東地緣政治不確定性驟升等因素下,市場卻經歷了歷史上波動性最低的年份之一。

華爾街不斷發問:波動性都到哪裡去了?接近年底,終於有一家主流金融機構悟出了一點門道。

瑞信首席股市衍生品策略師 Mandy Xu 在周三接受 CNBC 採訪時表示,市場缺乏波動性可能是板塊或個股之間缺少相關性、進而獨立變動的結果,三個月期的板塊相關性已經跌至 2000 年以來最低。

(上圖來自財經媒體 CNBC 報道截圖)

這也進一步證明美股的驅動力是板塊輪轉,而極度的板塊分化有助於解釋大盤本身變動非常小。也就是說,儘管市場表面看上去很平靜,但許多個股或板塊彼此獨立地大幅波動,反而形成了「此消彼長」的關係,使得大盤的日波動幅度不大。

只要板塊相關性保持低位,大盤就會繼續保持平靜狀態,大型的市場波動短期內不太可能回歸,低波動性的時期也會更久。這似乎與美銀美林的 2018 年展望正好相反,該行對明年的全球交易策略建議做多波動性。

瑞信歐洲投資部門的首席分析師之一 Olivier Fräfel 曾在 11 月 27 日發表研報稱,經濟穩健增長、通膨保持低位、主要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都參與推動了金融市場波動性降至多年新低。衡量標普 500 隱含波動率的 VIX 指數今年徘徊於 10 的歷史低位,幾乎是長期年度均值 20 的一半。

(上圖來自瑞信官網截圖)

市場波動性也呈周期變動。不可預知的意外事件會令市場情緒惡化,推升短期內的風險溢價和波動性。但寬鬆貨幣政策帶來的流動性充足,以及企業基本盤穩健、槓桿率溫和可以吸收衝擊,這些基本面因素是令波動性更長時期保持低位的關鍵驅動力。

雖然隨著貨幣政策逐步收緊,波動性早晚要開始回歸,但預計步伐會是逐步且更可持續的。只有貨幣政策立場突然轉鷹、甚至全盤反轉,疊加央行與市場溝通不力,才會導致波動性驟升。而波動性的逐步回歸不會代表經濟危機突然降臨。

在低波動性為常態的時期,短期內波動性抬升不失為投資機遇。華爾街見聞曾提到,瑞信分析師 Jonathan Golub 本周建議,現在正是抄底買入美股藍籌科技股的好時機。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商業基本面才是長期投資的第一決定因素,稅改影響是次要的,雖有短期波動但不會改變大局。

『新聞來源/華爾街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