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主筆室〉找到台股下波主流類股了嗎?

壹、前言
(圖一:大立光股價周 K 線圖,鉅亨網股市 Talk)
(圖一:大立光股價周 K 線圖,鉅亨網股市 Talk)

自 2016 年 1 月 16 日,台股指數由低檔 7,627.89 點開始起漲後,至今已走過兩年多頭。雖然台股指數漲幅相當可觀,但根據徵信單位統計,由於個股趨勢與指數表現非常不一致;因此至少有 40% 投資者賺到指數、但是並沒賺到差價;這現象明顯出現在一般,中產階級家庭的資產配置上。這也難怪很多台灣投資者,對此次股市上揚非常無感與冷漠。而且國內投資者,對股票市場失去熱情;像是上次、或過去多次萬點時的瘋狂已不復見。上周台灣徵信公司發現,投資者若在 2017 年 1 月 2 日,以 4,135.00 元 / 股買進台股股王大立光股票;而且遵照「期間操作」模式,於 2017 年底、持有一年後以收盤價 3,987.24 元 / 股賣出。在不計高額現金股利下,其報酬率竟然為負數。從此一統計信息中,告訴投資者幾項信息:一、投資股票一定要靈活,大立光股價最高逼近 6,000 元 / 股;一張股票、要價新台幣 600 萬元,在台北市精華區多可買間棲身的小套房了。在 2017 年 8 月 28 日與 11 月 6 日,兩次出現過這高價位;如果不賣在這最高點,從 2017 年 11 月 6 日反轉下來後,至今 2018 年 1 月 4 日已跌到 4,000 元 / 股上下,帳面損失達 2,000 元 / 股;這個價差非常顯著,一定會讓未賣的持股者無法接受。二、這也讓所有投資者感到徬徨、無所適從,操作股票變成要具備相當大敏感度與買賣彈性。歷年以來所有台股股王,它們由最高價下跌後,多使持股者有著來不及賣掉;再想賣掉時、就已有價差甚大的猶豫,最後賣掉時已從大賺變成快沒賺了、甚至賠錢了。

貳、所有台股股王多是「以急跌結束墜崖式」慢慢退下股王地位!
(圖二:宏達電股價月 K 線圖,鉅亨網股市 Talk)
(圖二:宏達電股價月 K 線圖,鉅亨網股市 Talk)

股票操作可以全身而退,又可買賣成功獲利的關鍵真不少;一為在低價區買進正確標的,就是選到未來會大漲的個股;光是這個問題就可以考倒所有財務學者、甚至是巴菲特大師。是要用是價淨值比法選股?還是要選那一些小股本,股價是雞蛋水餃的價錢股票?另外一個是買賣時機要對,買進的時間點剛好是起漲區,賣出時機則為反轉前。對於大立光持股者而言,在 2017 年 11 月前多是買點;但最佳賣點目前就只有 2017 年 11 月 4 日這一天。如果這一個天價的價位與、2017 年 8 至 11 月時間點多沒賣到;那麼要再求漂亮的賣點就要久等了。等多久?沒人知道。這是由史以來台股每一代股王特性,探討這項特質不必遠遠溯及 1990 年代,動輒數百元 / 股的金融類股;1990 年代之後達到千元 / 股價位股票多是如此。在大立光之前、著名股王宏達電也是如此;在見到 1,300 元 / 股之後,從此與千元 / 股慢慢說再見。直到 2018 年初,宏達電除割愛手機部門給谷歌外、仍還在以虛擬實境 (VR) 產品為百元 / 股的股價奮戰。從 2011 年 4 月後到 2015 年 2 月,買進宏達電股票投資者至今,多必需要長期繼續等待獲利。宏達電股價在 2011 年 4 月 1 日,盤中最高價剛好是 1,300 元 / 股,從此之後一路下跌。以技術分析移動平均與 K 線互動檢視,所有月 K 線多被長期移動平均線覆蓋在下面,壓力相當大、沒走的投資人多在賠錢。台股歷任股王多是以緩緩上揚,成就其一代股王;但多是以急跌方式、擺脫或了結它的股王地位。1990 年代的金融類股,與之後的所有電子股多不例外。

以買方觀點,大立光在 2014 年中之前的千元 / 股以下,多是很好的投資買點。當然也可想像,反對此項論述者會說,若未來萬一大立光股價達 8,000 元 / 股時,則現在此時不也是不錯的買點?6,000 元 / 股是否就是大立光歷史最高價?這沒有人知道,也可能沒人敢做這樣預測。連最幸運獲僥倖,賣在最高價的投資者;也可能事後的今天才會恍然大悟、短期還真賣對了。2017 年 8 月 28 日賣的股票,要忍耐四個月後才知道是賣在最高點;這是在實戰中的專家才能體會,沒操作過的是無感的。即使沒有賣在 6,000 元 / 股,賣在 4,500 元 / 股以上多是正確操作。從大立光這十多年來股價發展,買在千元 / 股、或是 2,000 元 / 股、或 3,000 元 / 股,至今多還是處獲利狀態。而這其實多還是小事,最重要的事是在 2008 年 11 月 3 日時為何那麼神準?看上 193.5 元 / 股的大立光股票,會有今日輝煌騰達?而且一抱就是 10 年不放?

叁、多要從產業面與產品技術優先切入、才能找到未來股王!
(圖三:精華光學股價月 K 線圖,鉅亨網股市 Talk)
(圖三:精華光學股價月 K 線圖,鉅亨網股市 Talk)

這些神一樣的投資者,是以三因子模型?還是以產業面發展?或是從該公司的產品技術、看上大立光的?依據實戰投資經驗,這多是來自於研究機構專業的輪流拜訪後;慢慢逐漸在投資銀行研究群聚中形成羊群 Herding 效應。所有負責該產業該公司的證券研究員,本身就形成一組溝通羊群,最後大立光成為「眾矢之的」;不買它就是失職。學者運用 CAPM 風險溢價概念,只能選到時機、就是發掘市場發生災難恐慌之際。運用三因子則是以價位、或是公司價值高或低估為買進切入;這是完全以價值為考量,真正厲害的買者高手應該是以產業遠景為切入。這種切入方式多必需借重該項產業的科技,有實務經驗的理工人才;就是創投公司中的專家。創投公司投資架構中無所謂 Top-Down,面對的只有 Bottom Up 的選股不選市;不管多頭或是空頭,唯標的物本身產品、毛利率、前景等是問。舉例如具備創投股東、全球隱形眼鏡代工者台股精華光學,從月 K 線圖檢視發現,幾乎是運用 CAPM 思維邏輯就可游刃有餘。就是在每次系統風險、跌到體無完膚時買進就沒錯。2008 年 11 月全球金融風暴時,該公司最低股價為 97.5 元 / 股,但 2013 年 5 月的 QE 退場宣告,到 2015 年的 6 月這兩個時間點,其價位多約為 900 元 / 股。如果買在這 900 元 / 股價位上,則需要等待到 2017 年底才解套。這期間中最好的買點是 2015 與 2017 年中,前者是中國不良債權最大化時,也多是系統性風險升高時。這家公司原始股東之一是創投,應該也是技術與產業促使它們大膽投資。

第二種會選到股王的人為基金經理,就委任代理性質投資方式而言,要買到這種股票也不難。股票型共同基金經理人;他們的顧慮絕對會比一般投資者小很多。因為在既競爭又合作局面下,基金經理人會被績效評比逼出勇氣來;通常他們是要會跟進同業選股,才能在績效競爭中不會被比下去。基金操作策略就是「賣弱買強」,要用這種順向投資策略才能與同業車拚。這種策略就是 Carhart(1997 年) 四因子模型中,其中最後一個因子「順向利潤因子」。它的白話就是不管你股價是多少,追強勢的股票就對了。一般投資人敢用這種策略?大多數投資者經驗是,即使追上去買到;但很難擺脫「系統性風險」干擾。投資到未來股王後,原本帳面獲利幅度顯著持股,在系統性風險預期將發生下,沒人會眼睜睜地失去嘴邊肉;於是乎將它賣掉、獲利了結。而在此之後、股價的確是跌下去了,但低檔卻沒再把它買回來;從此之後與股王無緣、失之交臂。

肆、結論:由台股結構分析、未來股王指向鋼鐵與金融?
(圖四:台股鋼鐵類股價日 K 線圖,鉅亨網台股)
(圖四:台股鋼鐵類股價日 K 線圖,鉅亨網台股)

將上述個股經驗運用在當下,台股下一波潛力股會在哪個產業?回顧 2017 年台股加權股價指數上揚過程中,「結構分析」可透視選股邏輯;也才能從中獲取有關選股思考;選股需要基本面與技術面配合。市場的脈動與節奏通常多是針對,未來情勢與事件做預期反應;要選對個股還是得從過去個股、或類股結構變遷脈動中尋找邏輯,由股價與產業、乃至於個股利基。在 2017 年 9 月初起盤整,11 月下旬轉漲為跌的電子權值類股、跌勢剛止下;台股能有如此表現,相當不容易。其中最顯著買盤仍然來自於外資加持;外資轉戰其它類股情勢明顯。審視金融類與鋼鐵類股發現,以金融與鋼鐵類股股價指數走勢較為強勁;其中以鋼鐵反彈力道最強,而金融指數的攻勢卻是溫吞但是回升,電子類股指數反彈較為弱勢。

從這三種產業類別股價分歧發展,可見到多頭對台股攻擊模式。這模式便是在外資並未撤回兌換美元下;台股集中市場在權值股下跌時,有心者就找上小型股 Small Size 股票。例如鋼鐵類股世紀鋼鐵,其股價起漲點就在 2017 年 9 月 5 日,就是 Fed 宣告縮表之時。它符合貝它值為負數的定律;大盤指數在下跌時,它的股價反而是逆勢上揚。而台股加權股價指數之所維持不墜,最重要的是金融類股撐起半邊天;但在加權指數盤整的過程中,漲幅最大的反而是傳產小型股。如果以公司規模股本來看,這小型股不純粹只吻合所謂技術面籌碼因素,或是文獻 Small Size 的特徵;它符合當下全球基礎建設概念。在美國要從事高鐵等建設與大陸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基礎建設等等,鋼鐵需求加溫未來會被預期。

(圖五:鋼鐵類世紀鋼鐵公司股價周 K 線圖,鉅亨網首頁)
(圖五:鋼鐵類世紀鋼鐵公司股價周 K 線圖,鉅亨網首頁)

 

(提醒:本文是為財金專業研究分享,就事論事無任何政治與多空立場;非投資建議書,不為任何引用本文為行銷或投資損益背書。)


亞太區域發展暨治理學會首席經濟學家、鉅亨網總主筆邱志昌 | 邱志昌

淡江財務金融學系博士、統計學系傑出系友;淡江大學副教授。2015年香港亞洲金融論壇(AFF)台灣代表團長;中華民國第一屆投信投顧公會理事。專注全球金融市場趨勢預測研究,常接受國際投資銀行、國內金融業金融投資諮詢與論壇邀約;常出席資策會大陸產業經濟會議、金融研訓院研究計畫審查。

延伸閱讀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