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回擊美國報復性關稅 為何獨漏大豆殺手鐧?

4 月 1 日午夜,中國宣佈對進口自美國的 128 項產品加征 15% 或 25% 的關稅,其中大部分是農產品,包括水果、豬肉等,但卻獨漏川普的致命傷 -- 大豆

中國是美國大豆的最大買主,美國 62% 的大豆出口目的地都是中國,金額約 124 億美元,而中國消費的大豆超過 1/3 來自美國。根據美國大豆出口委員會最近公佈的一份報告指出,如果中國以關稅回應美國的關稅制裁,美國對華大豆出口可能暴跌 71%。

既然殺傷力強,中國為何還不對大豆動手?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說,大豆雖是中國對美貿易反制的「重量級武器」,但大豆也是中國的剛性需求,拿大豆開刀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中國會慎重出手

具體而言,中國除了要考評估限制大豆進口給美國造成的損害外,還要考慮此舉會給中國大豆供應造成多大的缺口,用什麼替代品彌補缺口,能否實現大豆進口多元化,大豆短期內漲價會否推高飼料價格,進而引發通膨等多方面問題。

白明認方,在此情況下,即使真要打出「大豆牌」,中國也會注意把握力度和節奏。實際上,大豆相當於中國與美國就避免貿易戰進行談判時的籌碼,「與其真使出這一武器,不如讓它發揮威懾作用更有效」。

歸根結底,中國實行貿易反制的目的是要讓美國認識到貿易戰的嚴重後果,把中美經貿關係拉回正常軌道。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雙方重回談判桌前,自然是好事。

此外,《金融時報》報導,北京將大豆留作備胎手段,避免對美國農民造成重大衝擊,這些人有很多居住在川普的票倉州

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打擊大豆等農產品,雖然單價不高,但影響群體廣泛,而且美國農場主是川普的重要選民,可以直接影響他的選民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