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瞄準海底「稀土礦」 積極展開調查研究

日經報導,日本的產業技術總合研究所與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等團隊,獲得日本政府的支援,在今年 2 月將於南鳥島的付近海域對富含稀土的稀土泥進行蘊藏量調查。在沖繩付近海域的「高溫熱液礦床」的開發研究也正進行當中。為了商業化開採,必須正確掌稀土握蘊藏量還有品質。

在日本內閣府的研究計畫「SIP」當中,挑戰海底資源開發的石井正一計畫總監表示「調查進度優於預期」,他笑著說。在 2018 年秋天的海上調查中,在南鳥島附近水深 5000 公尺的海底 25 處進行採樣,在 2018 年裡進行樣本分析。

2019 年也將進行海底的地質調查,海洋機構和產業技術總合研究所等,將對稀土泥的數量進行正確的推測。預計 2022 年在南鳥島近海進行實驗性的挖掘。

南鳥島近海在 2014 年左右開始,由東京大學和 30 家左右企業所組成的民間團體,進行了調查和相關挖掘技術的開發。東大的加藤泰浩教授等人,在 2013 年時發現了富含釹元素的稀土泥,日本政府也展開了支援。

加藤教授表示,「具有高市場價值的稀土含量豐富,從泥中取出礦物的工序也很簡單」。利用專門的管線將稀土泥抽取到海上,浸泡在酸液中就可將礦物溶解出來。石井計畫總監表示,「正確的掌握蘊藏量,希望可以早日進入商業化階段」。

日本政府到目前為止,將主力放在深度較淺的海底高溫熱液礦床開發上。高溫熱液礦床是在噴出的高溫熱液中含有銅、鋅,還有黃金等金屬。水深約 1000 公尺左右,在調查研究上相對容易。2017 年在沖繩付近的試驗挖掘也取得了成功。

但是在商業化的調查上還不足夠。石油天然氣 / 金屬礦物資源機構 (JOGMEC) 就指出,要進入商業化需要能夠達到每天挖掘 5000 噸的規模。海底的蘊藏量能以這樣的規模挖掘多少個十年,目前還不清楚。

現在的狀況,不管是哪一種資源,都還不知道能不能獲利。以高溫熱液礦床來說,日本經濟產業省預估設備投資需要 1183 億日圓,每年的營運費用約 232 億日圓;如果開採 20 年的話,將會出現 834 億日圓的赤字。而在稀土泥方面,加藤教授等人在 2013 年時所作的預估是,設備投資要 750 億日圓,投資金額在約 16 年後可以回收。然而不管是哪一邊的說法,都有不同的假設存在。

石井計畫總監表示,「為了促進民間參與,必須描繪出商業化後的清晰樣貌」。「SIP」將進行詳細調查,提供企業們在投資上所需的必要情報。

中國、韓國,及俄羅斯也對海底資源的蘊藏量進行調查。聯合國下層組織的國際海底管理局也考量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計畫在 2020 年時制定海底資源開發的相關規定。

日本的資源能源廳表示,「在礦物挖掘對海底環境所造成影響的調查技術上,日本是站在領先的地位」。如何在產業上發揮這項優位性,必須在基於企業們所作的調查結果上來進行議論。


延伸閱讀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