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半導體還未獲喘息 日本第二拳可能揮向南韓汽車業

日本與南韓的貿易緊張情勢仍在擴大,據南韓媒體報導,日本下一步出口管制可能會針對汽車與機械,選擇此兩項產業的策略在於,它們對日本的依賴較高,又不像半導體產業影響全面,可以讓日本面臨的國際壓力減少。

據南韓海關統計,南韓產業整體對日本進口的依賴程度,汽車業約為 11.8%,相較之下,專用機械為 32.8%,一般機械 18.7%,而最早遭受管制的半導體業為 8.3%。

日本若挑選此一戰場,對南韓將猶如「趁你病,要你命」的一擊。

汽車業為南韓製造業一大支柱

首先,汽車業是南韓製造業的重要骨幹,政府數據顯示,汽車及拖車合計,約占南韓製造業銷售的 12.1%,但是在全球汽車銷售下滑之下,南韓的市占也在萎縮,他們在自動駕駛與電動汽車上的發展更處落後,不利未來發展。

南韓依賴中國與美國兩大市場,但中國市場的新車銷售數字正在銳減,4-6 月為年減 13.5%,比今年第 1 季更嚴重;美國除了需求本身停滯之外,潛在關稅的衝擊,再讓汽車前景蒙上陰影。

即使不考慮日本的潛在威脅,南韓汽車業也是泥菩薩過江。南韓官方輸出保險機構認為,如果南韓要重新獲得銷售動力,必須加強創新,活用國內半導體發展上的優勢,如發展自駕車技術,才有機會。

全汽車產業蒙受損失

日本潛在的出口管制,讓業界恐怕更難以承受。

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南韓汽車零件廠 Oto 為全國最大的車商現代汽車、其子公司起亞,以及 Fiat Chrysler 等公司供應大部分零件,Oto 在 2015 年創下史上最佳的獲利成績,但此後的營收每年約下滑 20%,主因是現代在中國及美國的銷售衰退。

Oto 執行長 Kim Sun-Hyun 表示,隨著汽車製造商陷於困境,損失也波及供應鏈,一些二、三線的供應商選擇放棄,反過來也加重了一線供應商的壓力。

汽車產業需求放緩已是全球現象,南韓也是如此,根據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數據,2018 年南韓國內汽車生產量 2.1% 至 400 萬輛,汽車出口減 3.2%,至 2449 億美元。

廠商指望政府力挺

日本的進一步打擊,將加大他們所受的傷害。最快在下個月,東京可能將南韓排除在首選貿易夥伴的「白名單」之外,這將是南韓汽車業由日本取得零件的困難加大、速度變慢,因為銷往南韓可能需要多達 3 個月的時間。

現代汽車及起亞汽車預計首當其衝,外界估計,現代的供應鏈中有 7.7% 來自日本,起亞在這個比例為 6.6%,比例均不低。

Oto 副總裁 Lee Jin-gyu 表示,如果想度過這波危機,政府必須加大支持力度,並注意技術革新的發展,廠商才有機會堅持更長時間,最終克服難關。


鉅亨觀點與分析 | 鉅亨網記者、編譯群們

茫茫的訊息海中,讓鉅亨網記者、編譯團隊,幫讀者們解讀新聞事件背後的意涵,並率先點出產業與總經趨勢,為投資人提供最深入獨到的觀點,協助做出更精準的投資決策。

延伸閱讀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