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因穩籃子存在超調風險 學者建議淡化參考以解放中間價

美元指數漲,人民幣兌美元貶值,美元指數跌,人民幣兌美元升值,這幾乎已成為人民幣市場的定勢。在美元進入降息通道之際,中國或許需要考慮一下,如何避免人民幣匯率因美元貶值,出現脫離基本面的被動升值。

中國 2015 年開始的一系列匯改動作,就包括在中間價形成機制引入參考一籃子貨幣保持穩定這一因素。 因為美元在籃子中權重最大,穩定籃子匯率在為人民幣匯率提供了一個「外部錨」的同時,也將人民幣匯率與美元指數的波動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綁定。

聯準會近期有望進行十年來的首次降息,美元對主要貨幣出現大幅下跌,這種綁定不免讓人民幣面臨被動升值壓力。在一些學者看來,要靠浮動匯率解決這種被動綁定、保障貨幣政策獨立性。

中國金融 40 人論壇高級研究員張斌建議,可以淡化一籃子貨幣在人民幣中間價形成中的作用,讓人民幣匯率更加體現中國基本面因素。

「要避免因為美元或歐元的劇烈波動,導致人民幣匯率被迫做出跟基本面沒關係的調整,」張斌周三在北京的記者會上表示,當前人民幣已經處於「有邊界的浮動」狀態,如果把逆周期因子匡定的匯率波動區間進一步放寬至比如 6-8 元,「那就剩下自由浮動,不就貼近我們匯率改革形成機制目標了嗎?」

當前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由「市場供求 + 參考一籃子貨幣保持穩定 + 逆周期因子調節」組成。張斌表示,數年前引入參考一籃子的機制,是為了避免出現單邊漸進升貶值,這一歷史使命早已完成,反而向匯率引入了外部的波動性,「美元指數在變,人民幣跟著也要變」,因此進一步拓寬波動區間的同時,可以考慮慢慢去掉。

張斌並非直接針對此次美元降息做出該建議。他補充說這一改革雖不迫切,但「早改比晚改好」。渣打銀行駐新加坡策略師張蒙也贊同這一建議,同時指出,人民幣雙邊匯率日內波動範圍還需要進一步放寬,境內期權等風險對沖工具流動性相對其他主要貨幣也有提升空間,「等這兩個條件都改善了,再淡化籃子不遲。」

(本篇文章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