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迎來另一波「美元荒」!壓力恐持續至年底

儘管聯準會降息,但今年以來,想借入美元的成本已變得越來越貴了!全球對美元的需求更強,「美元荒」已展現在全球的貨幣市場上。

在外匯市場衍生品:交叉貨幣基差交換交換(cross-currency basis swap, XCCY swap),可以看出美元的需求程度。這項產品通常被銀行及機構投資人作為一種籌措外幣資產或對沖匯率風險的手段。

產品的主要概念是,用已拋補利率平價理論 (註 2) 計算出的交叉貨幣基差 (註 1),可以看出市場對貨幣的需求情況。簡單來說,就是當市場對美元資金需求轉強,與其他貨幣的報價基差將負的更多。基差在負值區間陷得越深,投資者需要承擔的的美元融資溢價就越高。

由下圖可已看出,今年以來,無論是歐元英鎊日圓,與美元的交叉貨幣基差,負的程度越來越深,儘管這幾天基差有所彈升,但整體趨勢仍向下行。

華爾街分析師認為,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二:美國發債與各國降息。

首先,美國國會已就債務上限達成協議,市場預期,在 8 月至 9 月間,美國可能將發行 2000 億美元的國庫券,發債量大增,投資者將須做好準備,推升美元的需求。

Jefferies 經濟學家 Thomas Simons 認為,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消化這麼多供給,總體融資難度將進一步增加,市場短率可能面臨彈升壓力,借款成本會更高,且這種現象恐持續至年底。

此外,市場預期,相對於聯準會的「鷹式降息」,歐洲未來有進一步降息與擴大量化寬鬆的可能,正加劇歐元的下行壓力。而英國越來越可能走向無序脫歐,英鎊已創兩年半新低。這些因素都相對提高美元需求,導致互換基差擴大。

而 7 月底,美元與日圓的跨貨幣基差已擴大近 35 點,融資成本創下一年多來最大。市場推測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日本政府退休投資基金,其在最新的年度報告中顯示,首度增持有匯價保護的債券,需要增加貨幣避險。

註 1:跨貨幣基差 (cross-currency basis) :在「已拋補利率平價」理論下,兩貨幣間的遠期匯率的價格,應等於即期匯率乘上兩國利差。可依此推算出理論利率。而理論利率與實際利率的差,即為跨貨幣基差。

註 2:已拋補利率平價 (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在一段時間內,投資於「低利率國家貨幣」的複利報酬,在匯率完全避險下,應等於投資於「高利率國家貨幣」的報酬。

(本篇文章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