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下東南亞見轉單效應 中菲行、台驊喜迎物流商機

美中貿易戰延續已逾一年,今年以來除看到台商回流,也有不少在中國的業者積極將製造基地移往東南亞,即便貨攬業者承攬貨量波動較以往劇烈,不過,中菲行 (5609-TW)、台驊 (2636-TW) 等,均看好東南亞轉單效應,將帶來新一波物流龐大商機。

受貿易戰影響,亞洲出口到美國貿易量增長速度趨緩,據全球經濟預測機構 IHS Markit 統計,上半年亞洲出口到美國的海運貨量成長率僅 1.4%,低於去年同期 4.3%、2017 年的 6.4%,以及 2015-2019 年上半年平均成長率 3%。

不過,從 IHS Markit 的統計可觀察到,今年上半年從中國出口到美國海運貨量衰退 5%,但越南出口到美國的海運貨量大幅成長 30%,台灣出口至美國海運貨量也成長 10.7%,顯示美中貿易戰持續使全球供應鏈轉移至東南亞、台灣等地製造。

台驊表示,目前在東南亞建立超過 10 個以上據點,並持續投資中,去年第 4 季投資以新加坡空運和倉儲業務為主的子公司 ATP、今年 4 月又投資泰國報關團隊,7 月也已完成菲律賓子公司設立,在持續深入東南亞市場布局下,上半年整體東亞地區 (包括東南亞和日韓) 合併營收年增幅高達 102%,營業額占集團比重由去年同期的 5.46% 增至 10.53%。

而中菲行透過内部供應鏈深度整合,有效拉抬毛利率表現,上半年稅後純益衝上 2.05 億元,年增幅高達 73.6%,更賺贏去年前三季,每股純益 (EPS) 1.63 元,其中,第二季稅後純益 1.31 億元,年增幅高達 82%,並創單季新高,每股純益 1.04 元。

中菲行在全球服務網絡總數達 160 處,且在東南亞和南亞早已深耕多年,服務網絡遍及重要口岸,中菲行表示,樂觀看待廠商生產基地的移動,將持續帶來業務成長空間。 

此外,捷迅則指出,郵包業務已取得中國數個城市來台轉口至歐美的業務,在傳統承攬業務方面,則是與新客戶配合的新航線陸續增加,展望後市,仍聚焦三大主軸發展,包括跨境轉口運送、海外物流倉和 Last Mile 服務,尤其樂觀看待跨境電商的成長力道,較不受貿易戰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