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龍開講〉看現行彈性貨幣目標化機制運作良好 無須調整

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鉅亨網資料照)
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鉅亨網資料照)

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今 (25) 日參與「總體金融與經濟情勢預測」研討會時指出,央行採行彈性的貨幣目標化機制長期運作良好,可達成低且穩定的通膨、同時維持金融穩定,認為現行貨幣政策架構「無改弦易轍的必要性」;而為發揮中長期定錨機制,央行擬將 M2 年成長目標區調為 2-3 年的中期監控區域,且可能不再每年設定 M2 成長目標區數值。

過去央行是在每年底理監事會議設定 M2 成長目標區,而過去幾年均維持 2.5% 至 6.5%,楊金龍指出,未來調為中期監控區,容許 M2 有較大的波動,令貨幣政策操作彈性變大。

談到預測,楊金龍引用英格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Andy Haldane 曾經提到「經濟預測的困難,有如氣象預測的失誤」,做為開場白。

楊金龍說,近年來全球化與金融科技加速發展,尤其金融危機後,全球經濟面臨長期停滯 (secular stagnation) 的低通膨和低利率環境,再加上跨境資本移動的頻率與波動加大,使指引貨幣政策的指標更不容易掌握。

楊金龍指出,目前央行採行彈性的貨幣目標化機制,在實務上除了 M2 外,也採用多樣化的參考指標,包括通膨預期、產出缺口、利率及匯率走勢、信用及資產價格等重要的經濟金融指標,且在管理浮動匯率制度下考量匯率動態穩定,容許 M2 在較寬的貨幣成長目標區內變動。

楊金龍進一步解釋,近年 M2 成長放緩,主要反映全球景氣不確定性提高、總合需求疲軟,國內實質投資不足、企業借款需求下降,國人理財及資產配置多元化及全球化、國際資金移動頻繁及國際事件衝擊等因素的影響。

不過,近年主要國家實施 QE 貨幣政策後,發生準備貨幣增幅遠高於貨幣供給與銀行授信成長增幅的脫鉤現象,反觀台灣的準備貨幣、M2、放款與投資維持同步上揚,脫鉤現象並不明顯,銀行的放款與投資仍穩定成長,信用管道暢通。

楊金龍認為,全球金融危機後,以 M2 預測短期物價的成效減弱,但台灣 M2、產出和物價仍然具有中長期穩定關係,因此,貨幣總計數仍是主要貨幣政策考量的參考指標之一,可發揮具中長期定錨作用的指引功能,認為現行貨幣政策架構無改弦易轍的必要性。


延伸閱讀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