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ler Hermes報告:今年全球貿易增速創10年低點 陸、德、港受傷最重

據安聯集團 (Allianz) 旗下貿易信用保險公司裕利安宜 (Euler Hermes) 發布報告,2019 年全球商品與服務貿易增速可能為近 10 年來最低,僅 1.5%,帶來全球出口商總計 4200 億美元的損失。

這篇報告依減少金額列出 3 大受害者,分別是中國 (-670 億美元)、德國 (-620 億美元) 及香港 (-500 億美元),儘管這些損失大多可歸咎於匯率影響,但出口所帶來的衝擊,顯然已經在歐洲國家和出口樞紐國中普遍蔓延。

以產業來看,該報告指出,電子產業 (-2120 億美元)、金屬產業 (-1860 億美元) 及能源產業 (-1830 億美元) 遭受到衝擊最大。

報告認為,全球貿易受傷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但 2020 年很難見到大幅度的改善。

裕利安宜首席經濟學家 Ludovic Subran 表示,貿易動力指數顯示,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雖然還處在負數區域,但至少已經停止惡化,Ludovic Subran  預估,2020 年全球貿易小幅提速至 1.7%,但仍為緩慢成長,全球經濟成長將繼續放緩,由 2019 年的 2.5% 減至 2020 年為 2.4%。

Ludovic Subran 指出,美中的「第一階段協議」雖流於表面,但仍可能帶來一些安慰。但由於 2020 年正值繁忙的政治年,難以期待全球貿易出現大規模的改善。

該報告認為,在面對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時,規模較小的出口商容易從貿易移轉上獲益,如台灣、荷蘭及法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則失去市占,獲利也低於平均,如加拿大、德國、日本及墨西哥。

另一方面,現在的貿易贏家未必能一直保持,例如目前公認的贏家越南,雖然從貿易衝突中獲利,但很快因對美國貿易獲利飆升,現在反而如坐針氈。

該報告表示,美中貿易緊張之下的另一個產物是「洗產地」現象,一些中國企業先將商品運送到台灣或日本等市場,再將產品運至美國,藉以逃避關稅。

裕利安宜經濟學家 Georges Dib 亦指出,變更航程雖可避免關稅,但也誇大了貿易數據,由針對東南亞不多於一年半的數據的初步分析顯示,日本和台灣被用作機械設備以及電力機械的中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