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半導體景氣觸底?這三大指標一窺究竟

半導體產業一直是全球經濟的「風向球」之一,因全球主要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如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電視、車用電子等,皆需使用到半導體元件,而近期以來追蹤半導體產業景氣的三項指標皆顯示,過去受到美中貿易戰和全球經濟放緩導致的科技需求下滑,正在出現好轉跡象。

以下三個指標,可以反映出全球對半導體的需求程度:

1. 晶片設備

晶片製造擴大產能,是未來晶片產量最明顯的領先指標之一,而半導體晶片廠商之所以願意擴大晶片產能,通常也是看到了市場需求升溫、手中訂單增加。

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 (SEMI) 11 月份最新數據顯示,北美半導體設備製造商 11 月出貨年增率報 9.1%、月增率報 1.9% 至 21.21 億美元,創下 15 個月新高。

SEMI 表示,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已連 2 個月成長,符合市場對 2019 年全年出貨金額更樂觀的預期,SEMI 指出,原先預期 2019 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投資將年減 18%,不過因 3D NAND 投資力道超預期,因此上修投資金額至 566 億美元,僅年減 7%。

2. 晶片價格

根據科技公司 inSpectrum 報價顯示,雖然目前一系列記憶體晶片價格並未完全回升,但跌勢其實已見緩和。

法國研究機構 Yole Developpement 記憶體研究部門副總裁 Mike Howard 即表示,造成記憶體價格下跌的原因,其實就是供給過剩。

Mike Howard 說道:「客戶之所以願意購買 DRAM,多是因為價格跌至低檔水平,但是目前對於記憶體產業的好消息是:晶片庫存水位確實開始下降。」

3. 晶片庫存

而晶片庫存開始下降,亦表明了市場需求開始超過供給,據南韓統計機構數據顯示,南韓的半導體庫存已於 7 月份見頂,此後到 10 月底庫存水位已經下降了 15%;全球 DRAM 市場超過 3 分之 2 的供給量來自南韓。

從歷史數據關啥,南韓晶片庫存水平一般與全球半導體銷量呈現負相關變化,而南韓 9 月份半導體庫存月增率報下滑 16%,創 2017 年 6 月以來最大降幅;另外,根據半導體產業協會數據顯示,同期全球晶片銷量報月增率成長 3.4%,創 2017 年 8 月以來的最大增幅。

S&P 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 Shaun Roache 對此表示:「我認為我們已經觸底,並且現在正在再次回升。」

Shaun Roache 進一步說道:「全球晶片產業與電子產品的最大影響是資本支出,我們的觀點是,與去年同期相比,現在幾乎所有地方的最差投資時期,已經過去了。」

台灣出口有望復甦?

除了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之外,半導體產業的復甦更可望直接對南韓、台灣等全球主要晶片供給方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帶來利多,並可能帶動整體亞洲半導體供應鏈復甦。

由於半導體被用於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電視和汽車等設備,故半導體銷量一直是全球科技景氣的關鍵「風向球」,而對於台灣、南韓等國家來說,半導體產業的觸底復甦,將可望進一步支撐兩國的經濟動能。

(本文不開放合作媒體轉載)


鉅亨觀點與分析 | 鉅亨網記者、編譯群們

茫茫的訊息海中,讓鉅亨網記者、編譯團隊,幫讀者們解讀新聞事件背後的意涵,並率先點出產業與總經趨勢,為投資人提供最深入獨到的觀點,協助做出更精準的投資決策。

延伸閱讀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