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老爹觀點〉聯準會資產負債表與美元的關係,關鍵在企業海外資金的流向
群益期貨
此篇文章是從美國企業海外資金流動分析美元動向。在 2014 年 10 月美國聯準會(Fed)結束購債之前,聯準會購債,資金流向銀行(銀行的債券流向聯準會),但實際上強力貨幣流向市場上並不多;市場間的運作模式是,美國企業發債,由銀行向企業買債,使得銀行資金流向企業,如此操作下,企業海外獲利就無須匯回美國,畢竟若匯回美國需繳納高額稅賦,因此企業的員工薪資、紅利、對股東發放的股利及研發費用等,都可以透過舉債來滿足資金的需求,而銀行有源源不絕的資金池供應企業的需求。聯準會購債使資金充足,導致海外資金沒有匯回的動力,企業需在國內支出的費用藉由舉債就能搞定,導致美元走勢偏弱。
而在 2014 年 10 月聯準會結束購債後,這樣的循環就開始轉變了,銀行沒有新的資金流向企業,海外資金就有被動匯回的壓力,再加上聯準會升息的預期,美元進入轉強週期。
2016 年年底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一連串的減稅措施,再加上鼓勵海外資金匯回美國國內,更對海外資金匯回實施減稅,企業與銀行之間發債的循環關係變得不那麼緊密,企業發債的意願降低(銀行購買企業債的需求也下降);2017 年 6 月聯準會公佈縮表計劃,10 月開始啟動縮表,資金流向開始轉變,海外資金回流加速,美元也因此合理的進入上升週期。
2019 年 9 月聯準會宣佈自十月開始購買 600 億美元/月的短債計劃,是否暗示美國海外資金回流已到一定的階段?10 月啟動購債行動後,美元開始轉弱,美元的動向與美國企業海外資金的流向往往有著密切的關係;加以聯準會在 12 月停止降息,轉而以量化寬鬆取代降息,這一波的行動至少維持至 2020 年第二季,種種跡象顯示出,美元自十月起就已正式進入了弱勢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