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曼妲專欄】當物聯網世界的數位資產遇上區塊鏈

「萬物聯網」與「萬物上鏈」這兩個詞彙近來常被各界討論,本文針對兩者的關聯性帶來企業商機的部份,做個簡單闡述。

萬物聯網指的是,消費者生活中所有的物品均可連上網路,而整座城市將進化為不斷累積巨量數據資料的「智慧城市」。舉個例子,當消費者越來越熟悉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連網裝置,或是數位化穿戴式連網裝置,無論是智慧電表,智慧家電,智慧手機或智慧手錶手環,使用這些連網裝置產生的紀錄,稱之為「數位足跡」,亦即「數位資產」。推而論之,許多公共場合或企業私有建築的門禁辨識與人流管制,商店內的動線熱點分析,交通工具的車聯網等,也不斷產生各式各樣的數據資料。

要注意的是,數位資產與「實體資產的數位證明」並不同,後者通常是指電子證書或是電子病歷等實體紙本文件的電子版,也就是數位化版本,然而前者是「原生的」數位足跡,誕生並存在於虛擬的數位世界,或者說是在網際網路以及物聯網的世界。

對於企業與消費者來說,這些數位資料與資產由於歸屬權不明,現階段是中介者的獲利來源,舉個例子,電腦網路世界中的搜尋引擎 Google,或是社群媒體  Facebook,人們使用手機上網的紀錄,以及手機本身與其他裝置進行資料交易的紀錄,這些都需要透過資料賦權,讓消費者能自主管理自身的數位資產,並自由與企業交易(價值交換),而非由未經授權的中介者據此獲利,甚至可能因此將消費者個人隱私暴露於不可測的危險中,這也是為何 Google 與 Facebook 資料巨擘享有巨大獲利的商業模式引發市場反彈與疑慮的主要因素,甚至遭致歐盟罰款,要求改善。

這種現象到了萬物聯網的世界裡,同樣地會出現消費者對企業的不信任。為了解決信任危機,企業開始提出了「萬物上鏈」的觀點,試圖解開僵局,讓企業能合法合規從事資料交易,發展新形態的業務,消費者也能因此保有隱私,又能享有企業服務。

而當各界開始逐漸認知到數位資產的所有權問題,在物聯網產業的企業經營者也必須正視此議題,隨著歐盟制定 GDPR 一般資料保護規範,萬物上鏈正在逐步開展,從消費零售到金融支付,從工廠製造流程到物流運輸,從健康醫療到教育文化,一時之間,萬物上鏈成為企業詢問度極高的技術。

萬物上鏈的「鏈」是「區塊鏈」,區塊鏈是一種分散式帳本技術,基於密碼學與共識演算法,最為人熟知的主要技術包含比特幣以太坊,IBM Hyper Ladger,以及專為物聯網設計的 IOTA 等,百家爭鳴,衍生許多新創企業。

萬物上鏈並非將所有數據資料上鏈,而是將「交易」一筆資料這件事,存到分散式節點,形成一份分散式的帳本。關於實體資產數位化運用區塊鏈,舉個例子,某所大學於某年某月某日頒發畢業證書給某位畢業生,這個事件是一筆資料,這筆資料就是一個紀錄(交易),存入了區塊鏈,由於區塊鏈不是一個單一資料庫,不易變造,這個紀錄成為該證書的數位存在證明,畢業生在求職時只要提供這個數位存在證明給需要檢核的企業,企業可逕行查核區塊鏈,無需再跟學校調閱畢業資料。

最後要談的是,關於物聯網裝置產生的數據資料,企業必須思考如何在裝置端建立消費者(用戶)數位身份識別功能,讓消費者存取裝置能在「去個資」(保護隱私)的方式下進行,企業收集到的使用紀錄就會是「乾淨的」資料,不必再用事後萃取的方式遮蔽隱私個資,畢竟透過資料加工過程有其高額成本及管控風險,若能在源頭端建立信任機制,這些資料就可以成為真正可用的大數據,企業能運用人工智慧加以分析及預測,改良現有服務品質與流程,進而延伸更多智慧化且以人為本的商業應用。在這些環節中,將誕生各種新興企業或服務,必然包含人工智慧與工業 4.0 領域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