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為何投資人對價值股興致缺缺 卻熱衷垃圾債?

美國投資人對於價值型股票的投資熱度,長久以來持續呈現低落的狀況,據《彭博》報導,去年羅素 1000 成長股指數的增長幅度,較羅素 1000 價值股指數的漲幅高出 9.8%。除此之外,從 2007 年至 2018 年的 12 年之間,成長型股票漲幅超越價值型股票的年度,高達了 8 次。

雖然投資人對於價值型股票感到興致缺缺,但對於垃圾債券卻是呈現相當熱絡的狀態。

由於投資價值型股票、以及投資垃圾債券,背後的邏輯其實是一樣的,因此,投資人對於兩者的投資熱度差異,是個不合邏輯的現象。

由於發行垃圾債券的公司,多數為體質較不穩定的公司,因此,當投資人投資垃圾債券時,期望獲得較高的風險溢價。同樣的,當投資人投資價值型股票時,亦是希望這些價值被低估的公司,仍夠提供高於成長型股票的投資報酬率。

觀看羅素 3000 指數中的公司,大部份發行垃圾等級債券 (S&P 評等在 BB 以下) 的公司,股價的估值較發行投資等級債券的公司為低。垃圾債券等級公司的 P/B 及 P/E 估值,分別較投資等級債券公司,低了 17% 及 15%。

因此,大部份發行垃圾債券的公司,股價亦呈現被市場低估的狀態,且通常被歸類為價值型股票。市場普遍認為,價值型股票的上漲潛力,遠不如成長型股票來得強勁。

因此,投資人對於亞馬遜 (AMZN-US) 的熱度高於沃爾瑪 (WMT-US),對於特斯拉 (TSLA-US) 的熱度高於福特汽車 (F-US),對於 Netflix(NFLX-US) 的熱度亦高於迪士尼 (DIS-US)。

儘管價值型股票的股價相當便宜,但垃圾等級債券及投資等級債券之間的價格差異卻不大。對於造成此現象的背後原因,主要可用「近因偏差」及「可得性偏差」來解釋。

近因偏差 (recency bias)

近年來,投資垃圾等級債券的投資人,皆獲得了滿意的報酬率,反觀投資價值型股票的投資人,卻產生了投資虧損。根據 2007 年至 2019 年的數據顯示,彭博巴克萊全球高收益債券指數 (Bloomberg Barclays Global High Yield Index) 的增長率,較彭博巴克萊美國投資級債券指數 (Bloomberg Barclays U.S. Corporate Bond Index) 的增長,高出 1.6%。

反觀,在相同的期間,價值型股票的增長幅度,卻低於成長型股票 4.4%。

可得性偏差 (availability bias)

相對於垃圾債券,投資人較難估算價值型股票的溢價。舉例而言,高收益債券指數的殖利率為 5.6%,高於投資級債券指數的 2.6%,因此,當投資人投資垃圾債券時,期望獲得比投資級債券高出 3% 的報酬率。

但是,價值型股票的溢價卻較難判斷,大部份投資者會採用收益率 (Earnings yield) 來估算價值型股票的溢價,羅素成長股指數的收益率為 3.3%,低於價值股指數的 5.6%,因此,投資人可以期望從價值型股票中,得到 2.3% 的溢價。儘管如此,利用估值來判定溢價的方式,仍舊不如債券殖利率來得清楚。

綜合上述理論,可解釋投資人對於價值型股票興致缺缺,但卻對垃圾債券熱度高漲的主要原因。

(本文不開放合作媒體轉載)


延伸閱讀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