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與資訊〉AI系統開創電動機車新紀元

AI系統開創電動機車新紀元。(鉅亨網資料照)
AI系統開創電動機車新紀元。(鉅亨網資料照)

光陽工業深耕南部逾 55 年,穩坐 19 年臺灣機車銷售龍頭。面臨各大車廠積極布局電動車市場,光陽工業找上工研院導入 AI 技術,解決電動車使用者面臨的「里程焦慮」問題。

走進光陽工業的廠區,幾乎每隔一段距離,就可以看到「最得我心」的標語,彷彿隨時提醒著工作人員,要以消費者的喜好為產品核心。而這也是光陽工業進軍電動車市場最優先的考量,因此當光陽工業發現,「里程焦慮」是幾乎所有電動車使用者會面臨的問題,就決心解決消費者的難題,與工研院攜手合作,導入 AI 解決里程焦慮的困擾。

光陽工業為全球第五大機車製造商,投入電動機車並不是這 1、2 年的事,早在 1996 年,就曾因應政府政策,投入經費成立電動機車研發團隊,只是受限於電池技術還不成熟、政策未持續推行,並未成功創造出電動車市場。但光陽工業並未停止電動機車的製造研發。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羅達生(中)、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右)及光陽工業總經理王定義(左)共同發表 AI 電動機車能源管理系統。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羅達生(中)、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右)及光陽工業總經理王定義(左)共同發表 AI 電動機車能源管理系統。
發現電動機車產業痛點 尋找新出路

順應電動機車市場的發展,光陽工業帶著逾 20 年的電動車研發經驗,要打造更符合使用習慣的電動機車。「我們一向以消費者的使用習慣為最優先的考量,」光陽工業研發中心總工程師嚴文熙表示,光陽工業研發團隊一直希望能針對使用者里程焦慮問題,研擬出解決辦法。

嚴文熙指出,電池是電動車的核心技術,但目前電動機車電池容量所提供的蓄航力,仍然無法與傳統燃油車比擬。嚴文熙比了比桌上一瓶礦泉水瓶,「如果這個瓶子裝的是汽油,它內含的能量比一般的電動機車電池的能量還要多。」顯示電池容量與傳統油箱容量存在不小的差距,這是發展電動車業者都要面臨的局限,「在這個情況下,使用者自然會有里程焦慮,擔心突然沒電,這也是所有電動機車業者想要克服的問題。」

「里程焦慮」的困擾還來自於騎乘習慣、使用者重量、地勢變化等,都會影響電池耗電量。光陽工業技術副總經理謝鴻祥舉例,光陽工業電動機車在滿電狀態下可以騎行 60 公里,但如果是體重較輕、騎乘習慣較平穩的女性騎士,騎行的里程可能會超過 60 公里,反之則會減少。目前市面上業者大多以普設換電站、快充,以及在快沒電時設置動力降載模式提醒使用者注意等方式作為應對,但這些方式大多未能徹底解決「里程焦慮」問題。

光陽工業在 2020 年推出的新車款將搭配工研院研發的「自我學習式動態電量預估技術」,讓使用者對於電池輸出功率、里程等數字一目了然,不再有「里程焦慮」。
光陽工業在 2020 年推出的新車款將搭配工研院研發的「自我學習式動態電量預估技術」,讓使用者對於電池輸出功率、里程等數字一目了然,不再有「里程焦慮」。
AI 自我學習 記憶使用者騎乘模式

為此,光陽工業在 2、3 年前與工研院展開電動機車的合作,希望從電池管理著手改善,克服電池使用功率、電池老化、以及使用者體型、騎乘習慣不同等種種變因,來精準預估剩餘電量,從根本解決「里程焦慮」的問題。

工研院開發出「自我學習式動態電量預估技術」,該技術可以更精準評估電池餘電量,並且顯示里程數及馬達出力度,突破目前電動機車以百分比顯示電量不精準的問題。並加入 AI 演算法學習模式,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騎乘習慣記憶學習,計算出更確實的電池電量,解決「里程焦慮」的問題。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所長李宗銘表示,「自我學習式動態電量預估技術」有三大特點:第一個特點將 AI 概念導入,讓電動機車內建自主學習系統,因應每台車不同騎乘者模式會記憶學習,分辨出不同人騎車的耗能及預估的里程數,大幅提升車輛行車安全與可靠度。第二是將現今電動機車電量以充電百分比(%)顯示方式改為電量值,並排除電池劣化的干擾因素,可準確預估剩餘里程。第三個特點在於電池在低電量、過溫或低溫等特殊狀態,會進行放電功率限制,系統會主動顯示馬力限制,在安全狀態下儘量維持車輛運行,避免現今電動機車沒電突然剎停而引發的行車安全問題。

現在,工研院的技術已經可以精準預測到電動機車還可以跑多遠,不管在寒帶或熱帶使用預測誤差已小於 5%;此外還能對電池做遠端監控,機車在外騎乘,車廠可以掌握電池的健康狀況。

預計在 2020 年初,「自我學習式動態電量預估技術」將隨光陽工業新推出的電動機車款上市,讓使用者不再需要擔心騎到沒電,解決「里程焦慮」問題,為電動機車使用便利性帶來另一波革新。

自我學習式動態電量預估技術。
自我學習式動態電量預估技術。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37 期 2020 年 1 / 2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現為工研院發行之全院性對外出版品,刊物發行於1991年,目前每期發行數量約為6,000份;對象含括全國具研發單位的中小企業、立法委員、政府官員、媒體等。

延伸閱讀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