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看世界〉日本央行該如何殺出重圍?

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的一句「在必要時會毫不猶豫的採行追加貨幣寬鬆措施」,相信各位都不感到陌生。這個長期以來讓人感到有點跳針的句子,其實也讓人懷疑日本央行是否只會老調重彈,已找不到新的招數。不過換個角度來看,也可認為日本央行隨時處於備戰狀態,在狀況發生時能立即出手。

然而就在武漢肺炎於全球蔓延,造成投資人恐慌、各國股市暴跌,日本央行的考驗也隨之來臨。日本東京股市在 3 月 13 日早盤出現逾 10% 跌幅,日經 225 指數也在盤中一度跌破 17000 點關卡,當週跌幅超越 1987 年 10 月 19 日發生美國股災 (或稱黑色星期一,Black Monday) 時的 3067 點紀錄,也創下史上最大的單週跌幅。

日本央行在當天上午就決定動用 5000 億日圓來買進國債,且在同日下午又臨時加碼 2000 億日圓,以實際行動向市場展現維持金融市場安定的決心。

另外日本央行為阻止日本股市繼續下探,也積極的買進 ETF。自上週一 (2 日) 到本週四 (12 日) 為止,總共在市場投入了 5100 億日圓

以日本央行每年在 ETF 購入額度增加 6 兆日圓程度來看,等於在每個月多出 5000 億日圓。進入 3 月之後,在 2、6、9、10 日所執行的 ETF 購入,各投入了 1002 億日圓,較以往單次的 700 億日圓水準要多上許多。日本央行光是在 3 月上旬就射出超過 4000 億日圓的銀彈,卻也止不住日本股市的跌勢。這也顯示出投資人的不安心理,已比日本央行買進的力道還要強大。

G7 財長及央行總裁在上週二 (3 日) 發出共同聲明,表示會採取一切的適當手段,來避免全球經濟遭遇下滑風險。美國聯準會也隨即在 4 日緊急降息 0.5%,不過金融市場也仍然動盪,股價持續下跌。

而緊盯今後市場變化,持續維持資金供給,也是日本央行所抱持的方針。在面對未來更大的挑戰下,也不禁讓人懷疑日本央行是否還有招數因應。

野村總研的經濟學家木內登英就指出,日本央行很可能在這個月 18、19 日所召開的政策決定會議上,追加導入新的策略,如果市場的混亂持續,也可能召開臨時會議來實施進一步的寬鬆政策。而到時候,日本央行應該會相當在意日圓走勢,特別是在美元兌日圓逼近 1 兌 100 的時候。

東短 Research 的加藤出社長則表示,歐洲央行 (ECB) 的政策也是重要焦點。只要 ECB 一降息,日本央行大概就會跟進。而 ECB 在本週四 (12 日) 則是決定不降息,僅延長 QE 效期,也導致歐股出現進一步的滑落。

然而降息也不是萬靈丹,它伴隨著許多的副作用。像是負利若再向下發展,就很可能壓垮金融機構。

S&P Global Ratings 的吉澤亮資深總監就在試算後表示,貸款利率如果調降 0.1%,根據 2019 年 3 月期財報,有 88% 的地方性銀行會在預貸業務出現虧損。

而目前已有多數的地方銀行在信貸費用有所增加,加上武漢肺炎對景氣所帶來的沉重打擊,恐會增加企業倒閉的機會。若是真的發生,部分銀行也可能因此出現虧損。

黑田總裁所提到的逆轉利率 (Reversal Rate) 若成為事實,將導致金融機構的體質衰弱,反將損及銀行金融仲介的功能,也失去了採取追加寬鬆策略的效果。

而擴大 ETF 的買進,也有可能因為股價的下跌而出現帳面虧損。像是日本央行在這個 3 月初所實施的 3 次 1002 億日圓的 ETF 買進,於 3 月 9 日時點,就可能因為日經指數跌破 19642 點而出現帳面虧損。而實際上,日經指數在本週五 (13 日) 就收在更低的 17431.05 點。

而於一般企業不同,日本央行所持有的股票只要在帳面上出現 3 成水準的滑落,就必須認列減損損失。如果損益平衡點若以日經指數 19642 點來看,下跌 3 成就會是 13800 點這個數字。

根據 NLI Research Institute 的試算,日本央行持有的 ETF 帳面價格為 29.6 兆日圓,如果行情下跌 3 成,就會出現約 9 兆日圓的虧損。而日本央行的自有資本為 4.6 兆日圓,就算加上債券交易損失準備金也只有 9.3 兆日圓 (2019 年 9 月底),故只要全球持續不景氣或因日圓走高造成日股持續下探,日本央行的財務狀況就有可能出現大幅惡化。

如同以上分析,日本央行若是加強寬鬆力道,有可能給民間的金融機構帶來打擊,甚至可能危及自身的財務狀況。想必在出手前,內心已經作好準備。

假使這些招數都行不通,景氣仍然出現惡化,將手段從利率方面轉為國債的買進,就可能回到量化寬鬆 (QE) 的老路線。而日本央行所持有的 500 兆國債,價值已與日本的 GDP 相當,日本央行也應該想要避免買進更多的國債。而日本若與其他先進國家在 QE 競爭成為對手關係,相信也難以採取靜觀立場,必須隨時採取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