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肺炎疫情影響,中國人行 (PBoC) 宣布 3 月 16 日實施新一波定向降準,存準率調降 0.5 至 1 個百分點。此外,針對符合條件的銀行,再額外降準 1 個百分點,而這波降準共將釋出人民幣 5500 億元。
而這次中國人行定向降準存在幾個訊號,首先降準力道增加,除了對達到「考核指標」的銀行釋放人民幣 4000 億元資金外,還對股份制銀行額外實施定向降準,共釋出人民幣 1500 億元。中國人行此舉反映出反週期政策加碼的訊號,以及啟動新一波寬鬆貨幣政策。
第二則是,過去的普惠降準是「先做後給」, 這次是「先給後做」。去年定向降準的政策是,除了大型銀行在政策性要求下,必須滿足對小微企業放貸年增率達 30% 外,其他銀行並無此硬性要求,一定程度上銀行業對小微企業放款可以看自身意願。
若銀行覺得小微企業新增放貸或現有存量比重逾 10%,並不適合自身業務發展,可以不增加放款小微企業,最多就是失去下一年度的降準優惠條件。
但 3 月 16 日的定向降準是強迫性的,中國人行依各級考核標準主動調降不同等級銀行的存準率,並要求銀行拿這項優惠的錢,放款給小微企業,因此銀行不得不做放款,在一定程度帶有政策要求的意味。
3 月 16 日後根據不同的考核標準,中國各級銀行有不同的存準率:
- 中國六大官股銀行存準率介於 11% 至 12.5%。
- 股份制度、城市商業銀行、非縣級農業商業銀行、外資銀行等存準率介於 9.5%~10.5%。
- 縣級農業商業銀行、農村合作社、農業信用合作社、村鎮級銀行等存準率介於 6%~7%。
降準對於股市及銀行股影響
自 2011 年 6 月以來,中國大型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從 21.5% 逐步降到今年初的 12.5%。從這段期間,Wind 全 A 股指數和和銀行類指數累計漲跌幅的情況可發現,以長線角度來看,大多數降準之後股市會先跌後漲,而期間內銀行類股漲幅往往不輸大盤。
以長線角度來看,定向降準後指數出現反彈,主要因為降準是為放寬信用而準備的彈藥,如果再搭配降息、額外信貸額度、放鬆監管考核等一系列政策,在成功帶動起經濟復甦後,對股市能形成明顯拉升作用。
另一方面,單就銀行業來說,降準一來可以降低付息成本,二來可以提供擴張空間,反映出利差改善和規模擴張的利多。
而今年年初至今,銀行類股指數下跌約 10%,表現是一級類股群中倒數第三,同時 PB 達到 0.77 倍的歷史低點。銀行類股漲幅落後主要因為,為了對抗肺炎疫情,挽救中國經濟,銀行業恐擴大讓利;接著企業延後復工,對抵押資產品質產生不可逆的影響 (如折舊);最後則是疫情遲遲不退,導致實體融資需求低。
但相對的中國銀行業也存在補漲效應,第一是來自於中國復工、基建投資加速,經濟漸漸恢復常態;接著,政府反週期的貨幣政策加碼,如下調存準率等;最後則是反週期的財政政策加碼等。
此外,中國自從執行利率市場化後,LPR 不斷調降,這有損銀行業利差,因此為保障銀行業獲利穩定,一直未調整的存款基準利率也有機會向下修正,以維持銀行業利差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