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緩和至少還需2個月 陳建仁:台灣不採普檢合宜有效

針對外界質疑為何台灣不做病毒普檢?國際流行病學家、副總統陳建仁說明,只有在發生率偏高,絕大多數病例無法追溯感染源的國家,才有必要採取普檢,加強密切接觸者及高風險族群的病毒檢驗才是合宜、有效,且符合成本效益的,不過,目前全球疫情仍處上升階段,和緩至少還需要 2 個月的時間。

陳建仁在臉書發表病毒檢測相關報告,3 月 19 日,分析官方公布病毒檢驗數超過 15000 人的國家受檢陽性率,陽性率越低,代表受檢者涵蓋越多未感染者。台灣的每千受檢者陽性率排名最低的第 3 名 (5.0),僅次於阿聯酋 (0.8) 和俄羅斯 (1.2)。

陳建仁和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懷壹,進一步分析 13 個國家的武漢肺炎發生率 (incidence rate) 和疾病致死率(case-fatality rate),報告顯示,台灣每十萬人口發生率是 0.45,排名最低的第 2 名,僅次於俄羅斯的 0.14。

進一步分析病毒檢驗陽性率和疾病發生率的相關性,病毒檢驗陽性率越高,武漢肺炎發生率也越高,相關係數高達 0.71,呈現顯著的相關性。值得注意的是,法國、比利時與南韓的發生率,都在每十萬人口 16 上下,但每千受檢者陽性率卻有很大的差異,以南韓 27.9 最低、比利時 80.9 居中、法國 167.4 最高,顯示南韓和比利時可能檢驗了較多未感染者,而法國可能檢驗較少未感染者。

(圖表:副總統陳建仁facebook)
(圖表來源:副總統陳建仁 facebook)

至於發生率與致死率的相關性分析,陳建仁指出,兩者之間並沒有顯著相關,雖然義大利的發生率和致死率都是第 1 名,但英國的發生率低而致死率高,可能受檢陽性者以重症感染者居多,而挪威的發生率高而致死率低,可能受檢陽性者較多是無症狀和輕症感染者。

(圖表來源:副總統陳建仁facebook)
(圖表來源:副總統陳建仁 facebook)

陳建仁強調,在發生率偏高,絕大多數病例無法追溯感染源的國家,才有必要採取普檢,每十萬人發生率接近 1 的台灣,只有零星無法追溯感染源的確診病例,不做普檢,而是加強密切接觸者及高風險族群的病毒檢驗,才是合宜、有效的,且符合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