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碧玲
3 月 23 日,伊朗公布官方統計:COVID-19(以下通稱武漢肺炎)死亡人數超過 1800 人。衛生部更擔心的是,3 月 21 日才是大爆發的起點,光是首都德黑蘭最多就可能有四成居民染病!
主要原因是,從那一天起為期 4 天是伊朗的傳統新年(Nowruz)假期,當地人也有類似台灣拜年、走春的習俗;非正式的新年延續到第 13 天才算「過完年」。由於伊朗人忌諱 13 是個不祥數字,那一天特別會動員全家出遊踏青,遠離疾厄。
當地傳染病研究中心負責人馬達尼(Masoud Mardani)曾示警:如果民眾執意要集會,兩週內染病率將衝上 30%至 40%,就算依一般認定的致死率 2%推估,單一城市就有 5 萬人至 7 萬人喪生,遠超過全球總和。
全球最多政客染病
官員捍衛數據隔天宣布中標
這道警告是在 3 月 5 日發出,但過了 2 週,數字反映的事實是,伊朗人沒有聽進去。不僅如此,打從 2 月 19 日出現第一例就是死亡案例以來,伊朗領導人自打嘴巴的荒謬戲碼、造假數據已經多到讓全世界媒體看不下去。
最烏龍的一幕是 2 月 24 日,衛生部副部長哈里奇(Iraj Harirchi)在電視鏡頭前公開強調,武漢肺炎殺傷力比流感小,一般人不需要戴口罩。他為了捍衛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數真實性,不惜亮出「引咎辭職」的底牌。結果,隔天他直播公告周知:「我中標了。」
從他開始,3 週內超過 30 名的政治人物一一病倒,最高層級還到了第一副總統,再創一項全球最多官員染病國家的紀錄。
有鑑於此,外媒不禁懷疑,如果連最該有警覺性的國家領導階層都這麼輕忽、甚至打壓疫情,人民怎麼可能會有自保意識?
爆第一例已是死亡案例
李文亮事件翻版,一路失控
通訊社法新社(AFP)開第一槍。第一例出現後一週內,伊朗網路警察約談上百名網路用戶,25 日正式逮捕 24 名造謠分子、暫時拘捕 118 人。負責人馬吉德(Vahid Majid)還公開警告:「警方正在監視所有打擾公眾、引起社會關注的網路新聞。」就是要媒體噤聲。
從中國的經驗來看,消音就是疫情失控的第一步。
國際公衛專家即刻動手試算,以求貼近真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流行病學家圖特(Ashleigh Tuite)蒐集加拿大、黎巴嫩、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伊朗境外輸入的病例,加計與這些國家之間的航班數量,粗估當地的感染人數可能更接近 18300 人。這還是統計至 2 月底而已。
「政府沒有把所有事情彙整起來看,」圖特解釋,「從染病到死亡會拖上好幾天,但如果發現第一例時就是已經死亡案例,情況就很危急了。光憑這一點,我們就認為伊朗國內的案例肯定遠高於此。」
宗教凌駕政治
信徒聚集祈禱助燃疫情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說,官方單位無權干涉宗教事務,可以下令停工、停課,就是不能停止每週五的大禮拜活動。尤其庫姆是伊朗什葉派宗教權力中心,具有宗教、政治和社會地位,教士甚至公開反對衛生部的醫療建議,要大家多多參拜,為病人祈禱,讓他們奇蹟般康復。結果成千上萬信徒聚集在清真寺祈禱,導致感染、死亡人數劇增。
但是,這是個不能說的秘密,醫護人員只能匿名向外媒舉報,醫生被強迫假報死亡證明原因,不能填上「新型冠狀病毒」6 個字。庫姆市議員法拉哈尼(Ahmad Amirabadi Farahani)也在社群網站推特控訴,當地兩家醫院只能依規定開立「呼吸衰竭」死因,以便證明政府有努力遏止流行。
不過,伊朗還不僅是要求醫護團隊捏造死因,連治癒率都是虛胖數字。截至 3 月 23 日,痊癒人數破 8 千人,占確診比率逾 36%,全世界僅次於中國。不過,對於一個原本單日只能檢疫兩百人的國家來說,疫情爆發 1 個月竟能治癒這麼多人,頗不尋常。
答案是:目視過關就好。進駐當地支援的中國紅十字會成員轉述,由於伊朗受美國制裁,醫療資源奇缺,就算緊急捐輸也不敷所需,因此伊朗衛生部降低治癒出院標準,只要醫師主觀判斷,患者的呼吸困難、發熱咳嗽臨床症狀已經消失即可出院。相較之下,台灣非得通過 3 次核酸檢測才過關。
病毒,碰上無知與謊言,為武漢肺炎先後在中國和伊朗創造完美風暴的條件,若說還有哪一個國家也會突然爆雷,專門踢爆北韓內幕的獨立媒體揭密北韓(Korea Exposé)政治編輯波洛維克(Steven Borowiec)說,它就是下一顆未爆彈,原因是,儘管媒體報導已經有 3600 人被隔離檢疫,官方仍堅持確診數是零。
波洛維克擔憂,北韓是窮國,醫療保健本來就拼拼湊湊,在全面國際制裁的前提下,先進的醫療設備更是付之闕如。全國預計有 1100 萬人口營養不良,這意味著他們的免疫系統弱不禁風。「一旦北韓爆發疫情,那將是空前災難;更大的悲劇卻是,全世界可能都不知道這裡正在上演悲劇。」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689 期。
來源:《商業周刊》 1689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