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經濟或許回不去了?IMF:供應鏈可能出現永久性變化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 (IMF) 指出,COVID-19(新冠肺炎) 疫情大流行和經濟關停可能產生多種二次衝擊,如一些經濟體的通縮、產出損失及供應鏈永久性轉移。
此前,IMF 在本週發布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警告,這場危機對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已構成非常重大的威脅。
IMF 貨幣和資本市場部門負責人 Tobias Adrian 擔心,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不僅於此。產出損失的可能會持續,因為經濟無法簡單地關閉又重新啟動。疫情後的經濟結構可能發生永久性的改變,例如供應鏈的永久變化。
Adrian 指出,人們預計的情況是—關閉經濟、重新啟動、一切恢復正常,但經濟結構可能在這段期間受到破壞,企業倒閉、勞工失業,無法回到過去。
在這段期間,多數國家均祭出龐大的財政政策支持。但 Tobias Adrian 表示,持續擴大公共部門債務是危險的,因為這可能是不可持續的。
對美國及許多歐洲已開發國家來說,問題更多的是通縮壓力。美國公布的 3 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創下 5 年多以來的最大跌幅,經濟學家預測,去通膨趨勢將持續一段時間,甚至會因此造成短期通貨緊縮。
對金融體系來說,IMF 擔心,這可能造成銀行遭受信貸損失和市場損失的雙重衝擊,這將測試其儲備。
Adrian 說,目前經濟環境非常不利,在某些銀行系統和全球某些銀行中,可能會陷入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