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 整理/陳怡如
隨著病毒持續擴散,新冠肺炎已成為 2020 年最大的黑天鵝,但病毒衝擊終究是短暫的,對全球產業的影響卻是深遠的改變。在疫情過後,未來科技趨勢將如何轉變?又有哪些產業將趁勢崛起?在抗疫防病的同時,臺灣也要提前布局,才能在後疫情時代把握發展先機。
當新冠疫情在各國肆虐時,全球最先高度關注的,就是防疫物資和防疫科技。臺灣因為疫情相對不算嚴重,再加上超前部署,第一時間就投入口罩和防護衣的生產製造,甚至還能出口物資幫助國際。
雖然這些物資在疫情時發揮很大效益,但在醫療用品裡,單價偏低,經濟產值有限;再加上疫情過後,各國對於口罩或防護衣等物資,應會採取預備產量或存貨的方式,未來這類產品的商業價值會隨時間遞減。臺灣若想藉此機會打入防疫物資的國際供應鏈,建議要從附加價值大、製造門檻高的產品切入,才有較大的獲利機會。
檢測試劑、疫苗、藥品或保健食品等,還有系統化的 ICT 產品,就是很好的標的。像是工研院開發的「熱影像體溫異常偵測技術」,內建 AI 人臉辨識功能,非常適合大人流出入的場所,不用擔心貓狗或熱飲造成誤判。這類系統化模組,整合軟硬體與大數據分析,就會超越單一產品和零組件的價值,否則單純像耳溫槍、額溫槍這類產品,多已外移到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國家,當其他國家也有能力製造時,相對無法為臺灣帶來競爭優勢。
在疫苗、試劑方面,外界也討論到,這次臺灣因為確診數少,是檢測試劑、疫苗和藥品開發上的瓶頸。但我認為未來要看的是全球市場,臺灣廠商可透過與國外大廠合作的方式,掌握研發進度。例如:臺灣的高端疫苗生物製劑公司就和美國國衛院(NIH)合作,由 NIH 進行前端開發,臺灣承接後端量產,彼此從各自優勢出發,強強聯手,也不會因為確診樣本少而受到影響,就是一個雙贏的模式。
多點布局的供應鏈管理
這次疫情也讓全球開始反思行之已久的供應鏈管理。過去圍繞著中國大陸的產業鏈,在疫情爆發後顯得脆弱不堪,連帶衝擊全球經濟,疫情帶來的痛感,未來將使各大企業把部分產能遷出中國大陸,分散風險。
臺灣製造業在全球供應鏈已布局多時,從先前的美中貿易戰開始,加上中國大陸的製造成本逐年提升,因此整個製造重鎮早已轉往東南亞,甚至是東歐、非洲。與其說是「去中國化」,我認為比較完整的概念是:大家都在做全球製造的布局。
其實這就像歷史的輪迴,早在中國大陸崛起前,臺商就是拎著一卡皮箱,全球跑透透,現在則又回到中國大陸開放之前的局面。就全球化布局而言,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臺灣大廠都很有經驗,未來要思考的是,如何在雞蛋分散在不同籃子之際,讓成本最低化,這裡頭包含一些新興科技的應用,如 AI、遠距控管、物流系統等,這些都是機會。
挑戰比較大的則是中小製造業,有能力的公司,可用有機成長的方式,想辦法擴大營運的地理範疇;資源不足的公司,則可透過結盟的方式,積極在各地尋找合作夥伴,這樣當未來再次發生天災人禍時,才能比較快因應。
除了多點布局外,疫情過後,各國在地生產的比重可能也會提升。從美中貿易戰開始,臺商便已出現回流潮,加上這次疫情影響,海外產業持續回流。但臺灣市場與資源有限,因此回流產業提供的附加價值很重要,這包含獲利空間、對在地經濟的提升、研發製造的投資、增加本地雇員,以及對臺灣稅收的貢獻等面向。
目前政府祭出許多優惠政策吸引台商回流,比較樂見的方向是鼓勵「高階製造」和「高階研發」的產業,才有較高的競爭力。就臺灣的 ICT 產業來說,越上游的材料或零組件,掌握技術面的 IP 專利,就比在別的國家也能做的終端組裝更有優勢。否則有些產業即使移回本地,下一波又面臨淘汰危機或外移壓力,產業這樣快進快出,不管對臺灣或是企業本身都不是好事。
瞄準零接觸經濟 打造零距離創新
這次疫情也會影響未來 10 年的科技發展。因為防疫而要保持距離,讓遠距工作、線上學習、餐飲外送、虛擬娛樂、電子商務、照護陪伴等「零接觸經濟」興起,未來使用者會越來越習慣線上的模式,這也和 2030 年的科技趨勢不謀而合。
這些產業的未來潛力,端看其屬於漸進式還是跳躍式的成長。像線上休閒娛樂裡的電玩和影音串流,本來就是宅經濟裡很大的一塊,並非疫情出現才發生,但像線上教育和學習,在這段時間就屬於跳躍式成長。
以前線上教育在正規教育體系裡是配角,卻因為疫情停班而開始大量使用,未來在學校恢復正常後,會變成很重要的輔助教育工具。有些新創業者也會開始投入非學校體系的線上學習,如過去的 TutorABC,更進一步還可以做線上顧問或心理諮商。
在「零接觸經濟」下,很關鍵的一點是,要做到「0 距離創新」(0-Distance Innovation),意思就是要整合數位科技,提供遠距使用者「遠在雲邊,盡在眼前」(Physically Separated But Virtually Connected)的體驗式服務和新興商業模式,將彼此距離拉近及整合網宇實體,將具有人性溫度的科技服務展現在眼前。科技雖然讓彼此在遠端連結,但我們如何減少因為遠距而失去人與人之間的體驗與溫度,比如遠距開會時,如何做到眼神交流;或是進行直播時,如何確定觀眾有沒有在注意講者。所以未來誰能透過感知器、軟硬整合或 AR、VR 等新科技做到 0 距離創新,創造實體接觸的五感面,誰就握有穩定成長的商機。
疫情過後,企業採納新科技的腳步會加快。過去我們一直希望臺灣的服務業能轉型升級,只是數位科技並非他們所擅長的,所以我們從去年就開始提倡,一些有科技含量的公司,如軟體開發、系統整合、科技平台或研發測試等,能幫助服務業。這次影響很大的觀光旅遊和餐飲百貨業,未來臺灣可以融合在地文化特色與科技應用,在風景區、博物館、主題樂園、動物園等文化休閒景點,透過各種新興科技,讓文化達人、旅遊導覽、年輕人、或學校團隊來經營每個景點或代言角色,向國內外觀眾敘述臺灣故事,並與觀眾雙向互動。
精準健康順勢而起
除了零接觸經濟外,另一個未來的科技趨勢則是「精準健康」。一是根據病毒或確診患者進行疫調追蹤或偵測,相關的篩檢技術進展會越來越快;另一個則是更客製化和個人化的健康服務,比如未來在用藥或飲食建議上,會依照個人的生理資訊提出建議,像運動手環等穿戴式裝置或相關的 AI 應用,在未來也會大幅成長。
臺灣健保制度行之有年,在健康管理跟健檢體系上擁有許多經驗跟資料,在收集個人化的感知數據上,臺灣的 ICT 產業又是強項。此外,除了單一的醫院體系,臺灣還擁有社區藥房、便利商店等密集通路,能串連許多醫療服務。我非常看好未來精準健康的發展,不會因為疫情結束而回到原點。
面對未來有可能再次發生天災人禍,政府應更加重視「強韌環境」的觀念,也就是面臨天災時,如何做到事先預防、當下應變,以及事後復原等不同階段。在平日就應預先建置預警系統,並且評估在不同情境下,需要哪些重要物資和備援的生產線,當災害來襲時才能快速啟動進入量產。對企業來說,也需做好多點生產布局,並儲備最關鍵的原物料。
就像這次疫情,臺灣因為超前部署而成為抗疫表率,未來一旦科技趨勢轉變,或面臨全球產業重組,臺灣也要提前準備,不斷累積技術實力和調整發展策略,才能在後疫情時代脫穎而出,掌握升級良機。
延伸閱讀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40 期 2020 年 5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