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美中科技冷戰代價多高?德銀估未來5年為3.5兆美元

美中緊張局勢加劇,經常被視為新時代的冷戰,雙方的戰場由貿易戰已明顯延伸到科技戰,產業要為此付出多大的代價?

德意志銀行科技策略師 Apjit Walia 試圖量化這個數字,他採取由上至下的方式,分析全面冷戰對資通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ICT) 的影響。他估計,美中科技摩擦所導致的需求中斷、供應鏈動盪以及由此產生的「科技牆」,可能會在未來 5 年內,使整體行業損失超過 3.5 兆美元。

為了更進一步探討美中的地緣政治風險,德銀利用機器學習創建了一種系統,以量化冷戰的強度,並定名為「科技冷戰指數」。不令人意外,這一指數自 2016 年以來上升,自今年 4 月開始,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加劇了這一風險,造成指數站上歷史新高,此後持續上升。

在 4-6 月所做的趨勢調查顯示,有 41% 以上的美國人及 35% 以上的中國人,不願意購買彼此的產品,隨著美國大選年來臨,進一步加劇了這種地緣政治動態。

冷戰對全球資通產業的影響

自 1970 年代以來,美國和中國一直在增加科技實力,並開始前所未見的融合。歷經 40 年的發展後,創造了複雜的需求及供應鏈網路,形成相互依存的關係,也增加了分析上的難度。

在這一背景下,德銀認為,科技冷戰的影響可以由三方面切入,分別是:中國國內需求的下降、全球供應鏈的轉移成本,以及不同科技標準形成「科技牆」所帶來的成本上升。

中國國內需求

在全球範圍內,中國約佔 ICT 行業收入的 13%,每年約 7300 億美元。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中國科技行業的需求,這些需求在經過一定的增值、組裝和包裝後,再出口國外,這構成了供應鏈風險。

再出口組合的範圍有很大差異,包括主要提供國內消費的軟體,其再出口偏低或沒有,再到轉出口的半導體、電子元件、電腦硬體、電腦周邊、電子設備等等,再出口約在 5%-75%之間。整體而言,整個 ICT 行業的再出口需求的加權平均值為 45%,扣除之後,屬中國的終端需求約占 55%,近每年 4000 億美元收入。

德銀指出,在最壞情況下,資通產業要蒙受這些收入的損失,持續 5 年以上。

供應鏈風險

供應鏈成功轉移可能需要 5-8 年的時間,但一些看法認為需時要 10 年以上。將供應鏈移出中國,最主要會轉往越南、印度及馬來西亞等地,但與中國相比,這些地區缺少基礎建設、群聚效應及熟練的勞動力,必須有所升級。

專家認為,供應鏈移轉的最主要成本,將落在最終產品的生產商。當他們移往中國以外時,多數電子元件廠商只是將半成品或原料運送地,移轉到國外。否則,將需要更大的重建成本。

德銀預估,與中國相關資通產業的帳面價值約 5000 億美元。而根據技術專家的看法,重建供應鏈的平均成本約為帳面價值的 1.5 到 2 倍,因此德銀將供應鏈移轉的過渡成本,以 5-8 年時間,花費 1 兆美元來計算。

科技牆風險

科技冷戰不只會造成需求與供應鏈移轉的衝擊,科技公司將不可避免地要在「不結盟」世界的大部分地區高效率營運,並同時遵守兩個相互競爭的全球標準。

標準的差異可能會以多種方式增加成本。增加製造商的研發、設計、產品開發和相關成本上的花費。

同樣地,不同的科技部門在此成本上有相當大的差異,德銀預計,科技牆對資通產業的影響,可能在 2-3% 的增量成本 (資本支出、人力) 或每年 1000-1500 億美元之間。一段時間後,隨著規模經濟的到來,這些成本將被吸收,但是平均需要大約 5 年的時間,累計至少 5000 億美元。

二階和三階效應

德銀指出,除這 3 個因素之外,也將也將有交叉效應和二階效應。例如,在「一帶一路」背景之下,資通產業市占的損失不僅限於中國,還可能擴大到與中國相關的市場,這會產生交叉效應。又例如,受經濟不景氣拖累,可能產生二階效應,但這部分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不過德銀指出,雖然估計由科技冷戰在 5 年的潛在影響達 3.5 兆美元,但實際結果,顯然取決於兩國如何處理經濟和地緣政治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