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與資訊〉掌握新常態市場契機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如颶風般肆虐全球,留下了不可逆的改變。當疫情過後、邊境解封,全球局勢重新洗牌,挑戰與機會一同迎面而來。在後疫情時代,政經情勢將如何轉變?臺灣又該如何把握轉型升級的機會?

延燒全球的新冠肺炎,成了 2020 年最大的黑天鵝。截至 7 月 7 日止,全球確診病例超過 1,100 萬,超過 50 萬人死亡,影響深遠宛如第三次世界大戰。知名媒體如 CNN、Forbes 和哈佛商業評論,不約而同都以「新常態」(New Normal)這個字眼,形容疫情過後的世界──因為即便生活回歸常軌,但也不再和以前相同,而是新的「正常生活」。

四大面向剖析全球疫後發展

未來後疫情時代,全球趨勢將如何發展?工研院院長劉文雄以政治(Political)、經濟(Economic)、社會(Social)和科技(Technological)四大面向的 PEST 模型,分析疫後發展。政治方面,中國武漢最早爆發疫情,加上後續不透明的處理方式,進一步激化全球反中情緒,達 1989 年天安門事件後最高,在反中之外,疫情連帶也讓各國的國安意識抬頭。

經濟方面,受到疫情社交隔離的影響,未來「1.5 公尺經濟」將崛起,「廣義來看,其實就是『數位化經濟』,」劉文雄說,未來這種虛擬經濟的發展將愈加快速,工研院預計 2030 年時,數位經濟將占臺灣 GDP 比重近 40%,「現在可能不用到 2030 年,數位經濟來臨會更早,比重還會更高。」

社會方面,新冠肺炎讓人類進一步反思,人類的行為是否侵犯了大自然?人類不斷擴張生存空間,原先以野生動物為宿主的病毒,進入人類體內。劉文雄認為,擴大來看,破壞環境永續、造成地球暖化,同樣也是侵犯大自然的行為,疫情過後,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永續意識也將大為提升。

科技方面,以前產業發展目標是「全球化」,世界就是地球村。但當受到外力影響,原料、生產斷鏈時,許多工廠停工、產業受創,各國紛紛思考要把產線移回境內,「即使未來還是全球化發展,但要如何從中平衡成本與風險,就關係著全球化的重新定義。」

綜合以上四大面向,劉文雄認為,未來在後疫情時代,世界將受 3 個新常態所牽動:

「1.5 公尺經濟」崛起 帶動無接觸科技

「1.5 公尺經濟」這個名詞源自荷蘭總理馬克.魯特(Mark Rutte),他曾說:「短期內,我看不到疫情消退後,社會將恢復正常的訊號,1.5 公尺將是社會的新常態。」就算疫情趨緩,但在疫苗出現之前,保持社交距離將催化 1.5 公尺經濟的加速發展,其中包括網路電商、遠距工作、遠距醫療、數位金融及線上學習等遠距化、雲端化、無人化等數位經濟應用。

根據研究顯示,遠端醫療、學習、工作、外送等四大遠距服務產業,5 年內產值將成長 80%,估計達新臺幣 16 兆元。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研究所也在疫情發生後,修正數位經濟比重,估計至 2030 年將占到 GPD 的 60%。劉文雄認為,過去臺灣以製造為導向,擁有靈活彈性的特質,加上完整的資通訊供應鏈,將是未來發展雲端化、遠距化、無人化的一大利基。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研究所所長蘇孟宗也提出,「0 接觸經濟、0 距離創新」概念說明,若能善用數位科技,以人的核心需求出發,將可進一步協助產業趁此機會轉型升級。例如數位化、互動化的居家復健治療模組與服務,將改變傳統復健治療模式,解決復健人力不足、無法親臨醫院或門診時間限制等問題。又或是從人工作業,改為機器人、AI 作業,以機器人執行送餐、送藥、送貨、量體溫與清掃消毒,盡可能減少近距離接觸,降低人員感染風險,也能減少作業成本。

發展永續環境 打造韌性家園

這次疫情也開始讓全世界反思人類活動與自然間的平衡,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安德森(Inger Andersen)表示,「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太大壓力,不照顧地球等於不照顧我們自己,雖然優先任務是要保護大家免受新冠病毒危害,但長期因應必須處理物種棲息地,以及生物多樣性減少的問題。」

劉文雄指出,新冠病毒的來源,指向可能是人類過度侵犯大自然的結果。人類入侵其他物種的棲息地,獵取野生動物食用,以致野生動物身上的常駐病毒和細菌侵入到沒有抗體的人類身上;而全球頻繁的經貿交流與旅行,更讓病毒藉著全球 78 億人口大量擴散,「當我們渴望恢復正常生活時,新冠肺炎同樣提醒著我們所忽略的自然平衡,想想整個體系崩潰是多麼可怕的事。」

即使目前疫情趨緩,全球仍存在日益嚴重的氣候危機,「比起任何疾病大流行,這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消弭。」聯合國警告,人類能阻止全球暖化失控的時間只到 2030 年,如果這 10 年間無法讓碳排放達到減降標準,整個地球氣候系統將會開始失控,數以千計的物種無法忍受如此高溫,「如果地球無法欣欣向榮,我們的經濟成長也不可能生生不息。」

劉文雄認為,這次疫情翻轉人類對大自然予取予求的思維,未來應該善用科技與自然和諧共存,「以循環資源,取代不斷開發;運用科技,讓經濟成長與大自然取得平衡,發展永續未來。」同時,產學研也應長期投入防疫、防災的韌性科技,打造「韌性家園」,才能因應未來的不確定性。

總部經濟抬頭 全球產業價值鏈移動

這次疫情也凸顯出全球化的問題。劉文雄表示,過去在全球化趨勢下,不少國家都把製造委外,但到了疫情爆發時,不僅醫療防疫和民生物資全都受制於人,全球航運、物流重創之際,供應鏈過度集中也導致生產斷鏈,成本大幅攀升。

過去中國大陸占全球供應鏈比重高達 20%,這次的斷鏈危機,升高了各國分散供應鏈的風險意識,積極開拓不同生產基地。像是日本政府就特別編列 2,435 億日圓,協助企業將生產線搬回日本國內或布局其他地區,這些舉動都呼應了美國川普政府對於「邊境控管」、「供應鏈掌控」以及「中國非值得信賴夥伴」的主張。由此來看,劉文雄點出,新冠疫情其實將加速全球化的轉變而非衰退,「全球化重點將從成本降低改為風險降低。」

疫情過後,不僅國際企業會加速異地生產的布局,各國也將強化關鍵零組件、防疫相關產品等國安相關產業鏈在母國生產的備援能量,「即時供貨(JIT)生產模式將被重新檢討,以強化韌性(Resilience)製造生態系為重點,」劉文雄說。

美國智庫外交研究所歐亞大陸計畫主任米勒(Chris Miller)指出,「如果說製造業所生產的產品,是全球化的末代引擎,那麼資訊就是新時代的驅動力。」也就是說,新冠肺炎將使高價值的資料處理,取代供應鏈成為經濟交流的關鍵,像是透過視訊軟體就可直接進行會議連線,讓跨國生意順利進行。

「未來全球化也將走向數位全球化(Digital Globalization),」劉文雄說。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一項關於全球 GDP 的報告指出,資料流(Data Flow)的金額已高達 2.8 兆美元,其所帶來的經濟影響力,在全球貿易上已遠超過實質商品。

臺企數位轉型 因應斷鏈或急單風險

為了呼應疫情過後供應鏈移轉及韌性強化、資訊成為新時代驅動力等轉變,劉文雄對臺灣企業提出兩大策略建言。首先是輔導企業數位轉型,因應未來斷鏈或急單風險。不管是肺炎疫情或中美貿易戰,都反映企業亟需數位化提升競爭力,「尤其擁有跨國據點的臺灣企業,在多層供應鏈的風險管理上,更需要建立多方供需的數位平台。」未來工研院也將協助產業引入人工智慧技術,運用數位科技來預判警示、偵測錯誤、降低風險等,以兼顧製造生態系的效率與韌性。

其二則是輔導企業以「總部經濟」思維布局全球。劉文雄建議,未來臺灣企業的總部將定位營運調度、分析決策和風險控管等角色,讓品牌、設計、研發、智財、數據、商模等核心活動根留臺灣;海外生產或銷售據點,則應融入各區域的應用服務生態系,運用海外場域淬煉出「適地化」的解決方案。

儘管新冠疫情撼動全球,但危機就是轉機,當新的行為、價值和服務方式出現時,誰能最快適應局勢變化,拿到競爭入場的門票,誰就能在未來的全新世界中脫穎而出。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42 期 2020 年 7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