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至少要準備900萬元 掌握三原則理財事半功倍

台灣步入超高齡化社會,台新銀行理財商品處副總經理盛季瑩表示,退休金至少要準備 900 萬元,建議民眾把握三個原則,第一、「超前部署」,越早著手越能事半功倍;第二、「被動收入」,建構退休後穩定被動收入來源;第三、「積極保障」,健全人生各階段的風險管理。

依據行政院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公布的「107 年度勞工保險普通事故保險費率精算及財務評估」報告書,預估在民國 115 年時勞保基金累積餘額可能出現負值;若依據「107 年簡易生命表」觀之,國人平均壽命再創下歷年來新高水準達到 80.7 歲,因此許多民眾開始對退休後生活憂心忡忡。

退休生活要如何規劃才能快樂無憂?盛季瑩表示,根據該行理財規劃專家團隊分析指出,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國人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新臺幣 22168 元,假設退休後平均餘命為 15 年,以夫妻兩人每年生活費約 60 萬元試算,相當於要準備 900 萬元的退休金。

盛季瑩表示,假設民眾選擇投資股票準備退休金,以過去 20 年標普 500 指數平均年化報酬 5.8% 試算,想在 65 歲時累積 900 萬元,則 35 歲的投資人每月需投入約 9000 元可達成目標,若到了 55 歲、接近退休時才開始準備,則每月投入金額將會是 35 歲提早準備投資人逾 6 倍、約 55000 元。盛季瑩說明,若民眾能夠早一點開始準備,透過時間複利效果,時間拉長,不但所需金額越少、對日常生活影響也較小,民眾自然可以態度輕鬆、從容無憂。

對於已準備退休金的民眾,在沒有工作收入的情況之下,盛季瑩建議,民眾可布局固定收益打造退休現金流,配置具有固定收益特性的保守型商品或保險為主。在固定收益商品方面,例如國際知名、信用評級較高的海外公司債券,利用固定配發票息、到期時 100% 返還債券面額的特性,獲得穩定的現金流入。

在保險方面,建議民眾可規劃還本型保險,透過每年領取生存保險金或增值回饋分享金,來打造被動的現金流入;如果投資人可以承受市場波動與相關風險,可以選擇兼具壽險保障、與投資增值功能的投資型保險,利用定期提減撥回的保單架構,同時兼顧壽險保障和金流需求。

盛季瑩提醒民眾,除了財富的累積之外,健康的成本也需列入退休規劃,除了一般的醫療險外,民眾可善用保障型保險補足保障缺口,並檢視自身情況加強癌症險、重大疾病險… 等保障型保險,尤其臺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老人的照護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建議搭配長照險、重大傷病險、失能扶助險,提前替未來的醫療與照護費用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