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看世界〉新冠病毒疫苗面對意外挑戰

全球藥廠競相開發新冠病毒 (COVID-19) 的疫苗,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用於疫苗的玻璃容器供應不足,這項令人大感意外的事實。而假使疫苗在不久的將來被順利研發問世,卻可能因為容器的不足而導致供應發生問題。

存放疫苗的玻璃容器,採硼矽酸鹽玻璃 (又名耐熱玻璃) 材質。硼矽酸鹽玻璃與一般的玻璃材質不同,更加的耐熱衝擊、耐水耐酸,熱膨脹係數 (CTE) 也極低。還有因為化學性質穩定,不會對存放其中的疫苗造成影響。

德國的特殊玻璃大廠 Schott AG 在今年 6 月的時候,於新冠病毒的疫苗容器方面,供應能力已調整到 20 億瓶單位,也與全球的大型藥廠簽下了供應合約。首批容器預定出貨給北美、歐洲,及亞洲的藥廠。

要製造硼矽酸鹽玻璃,需要高度的技術能力。特別是醫藥用途的特殊玻璃容器,全球目前只有少數幾家廠商有能力生產。除了前述的德國 Schott 之外,主要廠商還有美國康寧 (GLW-US),以及日本的日本電氣硝子 (5214-JP) 等。這些廠商也都掌握了一定比例的市占。

而在中國方面,目前相關容器也必須仰賴國外進口。當地兩大廠商「山東省藥用玻璃」,還有「重慶正川醫藥包裝材料」的技術都還不成熟。山東省藥用玻璃的生產能力有限,目前還無法在新冠病毒的疫苗容器接單;重慶正川醫藥包裝材料則尚處研發階段。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說道:「在 2021 年後半,全世界應該可以開始施打新冠病毒疫苗。不過屆時比起疫苗本身,玻璃容器反而可能成為供應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