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趙心寧、王珮華
2020 年全球頻創史上高溫,中國大陸、印度、日本豪雨成災,疫情與極端氣候相繼侵襲地球,著實讓人心驚。站在阻止氣候變遷的最後轉折點上,工研院「2030 技術策略與藍圖」,提出未來 10 年「永續環境」應用領域的技術發展重點,在追求科技與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兼顧與大自然共存共榮的平衡。
「永續環境,簡而言之,就是環境的永續、產業的永續、健康的永續,」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開門見山的指出,臺灣能源、材料絕大多數靠進口,土地也很有限,廢棄物不能光靠焚燒與掩埋,在這樣複雜的環境下把永續做好,是很有挑戰的一件事。工研院「2030 技術策略與藍圖」中的「永續環境」應用領域,要運用創新技術,結合資訊科技產業優勢,朝「循環經濟」、「智慧製造」、「綠能系統與環境科技」方向發展,促成永續創新的高值化產業。
以製造業利基 打造循環經濟品牌
「永續環境對臺灣來說,不是選項,而是必然的路,」彭裕民分析,以人口而論,臺灣對節能減碳的貢獻或許不多,但每年外銷大量的消費性及電子產品、紡品成衣、鞋類,「如果我們將所有的電子產品、衣服、鞋子做成 100% 全回收,並賦予這類環保產品很高的品質與價值,我們對全球的節能減碳貢獻就非常大!」
也因為臺灣製造業在全球的影響力,推動循環經濟將是一個很好的利基。彭裕民認為,即使是推動循環經濟不遺餘力的歐洲、日本,都沒有像臺灣一樣完整的製造供應鏈優勢,臺灣透過全球供應鏈可以將循環經濟的概念擴散到全世界,從而影響消費端,建立起循環經濟的技術與品牌,正是臺灣的機會。
另一個角度來看,隨著永續環境意識的抬頭,歐美廢棄物管理與碳足跡等環境法規日趨嚴格;國際品牌大廠或為樹立品牌形象、或為配合環境法規,也從供應鏈管理著手,審視供應商友善環境的表現,臺灣業者如果不及早接軌國際、超前國際,未來打國際盃的難度會愈來愈高。
智慧製造促客製化量產 綠能科技由需求切入
「智慧製造領域,也是永續環境的一環,」彭裕民解釋,將智慧科技加入製造,可達到節能、減廢、甚至有機會打造接近無人製造全回收的場景。從設計端、材料供應到到產品生產、後端運籌、回收再利用,都可以做到對準需求、彈性應對,不僅可減少不必要的設備投資,更有機會切入「客製化量產」。彭裕民說,過去臺灣走的是標準化量產,導入智慧製造後,可以在品質、數量上更細緻精準的配合客戶需求,走向高品質、高單價的市場。
在綠能系統與環境科技領域,彭裕民看得更遠。他認為,2030 年,綠能產業將脫離單純的生產者思維,風機與太陽能面板採全回收思維設計,以更高的格局來切入市場,透過與環境搭配的設計,滿足客戶需求。以太陽光電為例,因應屋頂型太陽能系統的普及,太陽能板可設計為兼顧美觀、隔熱與發電的屋頂建材,待服役期滿,材料全回收再製為更高效率的太陽能板,「從使用者角度出發,找出市場需求,就可以擺脫拚大量、低價的紅海競爭,這樣我們的產業、環境、生活品質、甚至年輕人的收入都會變好,」彭裕民說。
技術法規相輔相成 工研院扮轉型促動者
政策與法規,在永續環境應用領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臺灣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更需關注國際環保法規與趨勢。「技術與法規是相輔相成的,」彭裕民說,政府訂定前瞻法規,配合國際,甚至引領國際,可促進技術加速普及,進一步帶動新興產業。
舉例來說,政府規定工業用水優先採用再生水,但再生水價格高昂,只有少數企業能負擔,作為產業技術研發者,工研院投入水處理技術,降低處理成本,讓多數企業都能負擔得起,同時也將技術轉移到業界,帶動水處理產業興起。「技術沒有突破,法規就不敢跑太快,工研院的任務,就是要不斷突破,讓法規放膽向前,進而推進產業、領先世界。」
「一個好的公司,好的產業,無論外在環境怎麼變,都會找到自己的路,甚至還能帶著供應鏈往前走,」彭裕民以巨大機械(捷安特)、台積電兩家標竿廠商為例,在本業做到全球第一,在永續環境的努力,也名列前茅,即便在疫情陰影下都還能逆勢而上。彭裕民認為,「臺灣產業需要這樣的轉型,而工研院就是轉型節點上的促動者。」
彭裕民希望,2030 年永續環境最終的目標,就是做到以臺灣為最佳實踐場域,把臺灣的空氣、水、環境與廢棄物都處理好,「屆時全世界都會尊敬我們,臺灣不再是低成本的代工生產,而是靠品牌價值立足於世界。」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43 期 2020 年 8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