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小燕
全球掀起智慧製造風潮,臺灣經濟以中小企業為主體,中小型製造業占整體製造業家數達 95%,就業人數占 72%,協助中小企業跨入智慧製造領域、轉型升級,是邁入新經濟的關鍵。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認為,透過智慧製造與雲端服務,建構智慧機械產業生態系,將可加速中小型產業邁向轉型升級之路。
數據是資訊時代的石油,製造業現場充滿數據,過去受限於技術、平台與設備的不相容,難以取得數據並運用。進入物聯網(IoT)時代,加上 AI 人工智慧技術高度發展,企業不僅有能力取得數據,還能加以分析,轉化為有價值的資訊,並導入智慧科技,擺脫過去依賴直覺或經驗的時代,大大提高生產的精準度與彈性。
在智慧製造的大趨勢下,製造業上游的機械業,扮演「軍火庫」的關鍵角色。資通訊科技改變機械業者提供服務的方式,其中,雲端服務具有低維護成本、隨時可下載、彈性安裝、易用的優勢,讓下游客戶有效提高設備的稼動率與投資報酬率。
德國自動化與控制器大廠西門子的 Mind Sphere、全球刀具製造龍頭 Sandvik 的 CoroPlus 及工業通訊與控制大廠 Beckhoff 的 TwinCAT IoT,這幾家大廠推出的工業物聯網裝置,都支援上傳數據到國際雲服務平台,各國也相繼推動各種標準資訊模型,以便將大量的生產設備數據,與雲端應用服務無縫整合。
智慧製造與雲端服務 機械產業新機會
「智慧製造與雲端服務,正是臺灣發展智慧機械產業的機會,」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機械業發達的國家,如德國、日本,所推出的雲端平台多採封閉系統,工研院等產學研合作開發的「智慧機械雲平台」則是開放系統。開放系統有助於形成規模經濟,扭轉過去臺廠單打獨鬥與大廠競爭的劣勢,提升為一整個國家隊對抗國際大廠的局面;加上臺灣的資通訊產業優勢,贏面更大。
儘管雲端服務好處多多,但對傳統機械業者來說,仍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尤其臺灣機械業大部分是中小企業,沒有太多資本和人力投入平台的開發。「隨著運算及通訊能力的強化、價格降低,為機械業帶來新的機會,」張培仁指出,一個機會是數位分身(Digital Twin),以虛擬數位技術模擬真實設備、產線甚至工廠,達到規劃、預測與最佳化的目的;另一個是機聯網,設備從單機操作到彼此互聯,可有效提升整廠整線的彈性跟效能,並以過去所累積的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與經驗加值,協助客戶數位轉型。
為驅動機械產業下一波成長動能,經濟部積極推動「智機產業化」與「產業智機化」,陸續推出智慧機上盒(SMB)輔導計畫、建構公版聯網平台(NIP)與智慧機械雲平台,加速機械產業智慧轉型。工研院扮演建構標準與雲端平台應用的角色,要建立智慧機械產業的生態系,協助臺灣機械業打國際盃,迎向智慧機械新紀元。
智慧機械雲為智機業者實現製造服務化
「機械產業的觀念也需要轉變,」張培仁舉例,對製造業客戶而言,買電鑽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擁有這項工具,而是想在牆上鑽洞。同樣的道理,機械業不只要賣智慧機械,協助客戶邁向智慧製造,還要進一步做到製造服務化、洞察使用者意圖,才能找對方向、事半功倍。
「智慧機械雲就是要協助智慧機械業實現製造服務化,」張培仁強調,為加快各產業導入智慧機械雲服務,工研院攜手其他法人單位加入 APP 的開發,更結合機械公會的設備端、電電公會的使用者端及系統整合廠商的力量,預計今年底前將有 98 個各式軟體陸續上架,帶領臺灣產業踏出智慧製造的關鍵一哩路。
「智慧機械雲平台」就像手機的「APP Store」或「Google Play」商店,廠商能直接在機械雲平台瀏覽軟體介紹,自行下載安裝、維護更新,解決現有機械雲彼此不相容,導致不同開發者的軟體服務難以共存使用的痛點,有效提升機械產業轉型智慧化的速度與競爭力。
「工研院作為研發單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功能做出來,」張培仁表示,在推廣部分仍需要業界參與,尤其比較複雜的系統,也要系統整合業者一起投入。有了機械公會、電電公會近 6,000 個會員的加持,在平台推廣上更是如虎添翼。「當機械業從智慧機械邁向智慧製造,爭取的不只是鄰居的訂單,而是國際的訂單!」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44 期 2020 年 9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