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彌補息收縮水 銀行搶房貸「以量補價」
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
疫情與降息效應,讓銀行利差持續縮水,今年利收入深陷慘淡經營的困境,為彌補息收銳減,銀行祭出「以量補價」策略,除了響應政策積極承作中小企業放款外,有不動產作為擔保的房貸也成為銀行積極搶進目標。
根據央行最新公布資料, 8 月五大銀行 (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和一銀) 新承做放款統計,購屋貸款達 574.9 億元,較前月增加 27.37 億元,創今年新高,但房貸利率卻仍維持在 1.359% 的歷史次低低檔。
儘管利率持續低檔徘徊,但看好房貸有不動產可設定抵押,相較於疫情當前,景氣產業變數仍多,房貸放款債權有不動產設定擔保,債權相對有保障,讓部分專攻企金的銀行轉向經營房貸業務。
以兆豐銀來說,近兩年積極搶食消金業務,截至今年前 7 月底止,兆豐銀房貸放款餘額達 3115 億元,擠下台新銀與永豐銀,擠進房貸市占率前十大銀行,前 8 月房貸放款餘額更較去年同期大增 7 成以上。
公股銀行主管坦言,過去利息收益主要靠企金之稱,但近年在價格競爭下,加上景氣變數、降息等因素交錯影響下,使得企金放款利差越來越小,考量房貸有不動產設定抵押擔保,加上收入相對穩定,自然讓銀行轉向拓展房貸業務。
也有銀行鎖定自住型首購族,包括土銀、合庫與一銀先後推出「前低後高」的階梯式還款方案,讓購屋族可分三階段逐步還款,標榜降低還款壓力,向資金不多的年輕族群招手。
今年受疫情、地緣政治等不確定性衝擊,讓銀行繃緊神經,一邊搶放款一邊大砍高風險市場放款比重,而相對穩定的房貸業務就成了銀行搶攻放款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