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集團債務壓頂 下週一面臨關鍵時刻

中國自主晶片領軍企業之一的紫光集團,近來面臨巨額債務到期壓力,不足面值三成的市價,顯示投資人對公司償債能力及政府救助前景缺少信心。

據《彭博》報導,紫光集團 11 月 15 日有 13 億人民幣私募債「17 紫光 PPN005」面臨兌付,因逢週末,將順延至下週一到期。公司明年 1 月底前,還有兩支合計 15 億美元的境外債券及存續餘額 2.95 億元的境內公司債到期。

紫光上月選擇不贖回境內永續債,且本週據報導正尋求對境內信託融資展期,眾多跡象顯示,紫光的資金鏈緊繃,在沒有強力外部救助下,本身也還缺乏持續獲利能力,市場擔心,紫光難以挺過逾百億債券剛性到期的壓力。

國盛證券債券分析師楊業偉表示,紫光的問題是負債高,債務成本居高不下,而現金儲備有限,償債能力弱。因此雖然發展前景被看好,但債券投資者最關注的是償債能力,是現金和負債狀況。

紫光集團官網新聞稿稱,清華控股週二宣布進一步加強本集團公司治理,優化董事會和經營管理機制,同時引入專門工作團隊,以有效推動校企改革工作,積極穩妥化解經營風險。

未見政府救助

在中美貿易和科技戰背景下,紫光多年來重金投入紫光展銳、紫光國微、長江存儲等企業,在中國國內晶片設計、製造相關領域具有一定優勢,部分投資者因此長期相信政府會加以救助。

但近期跡象,中國國務院、北京市政府及紫光集團母公司清華控股,雖關注紫光財務狀況,卻未公布任何實質性救助措施。

半導體行業前期研發投入規模極大,研發周期長,從投入到真正實現獲利,通常需要很長時間。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在 2018 年曾說,未來 10 年投資 1000 億美元於晶片製造領域;而使用包括債券在內的期限較短的債權融資用於擴張,本身就蘊含巨大的風險。

獲取資金仍是關鍵

紫光集團近年來一直在試圖引入戰略投資者,但進展曲折。紫光集團上一次境內市場融資還是在 2019 年上半年,境外發債則要追溯到 2018 年一季度。隨著到期債券和離岸美元貸款償付不斷消耗資金,公司日益深陷流動性危機。

興業研究稱,從目前看,紫光核心子公司進行破產或重整的機率較小,母公司層面的主要資產為對集團內子公司的應收帳款和長期股權投資,綜合考慮負債端的擔保因素以及金融機構的明股實債等,基準情形下的債務回收率約 31%。

興業研究認為,紫光集團債券兌付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戰略投資者的增資情況,假設重慶兩江集團增資落地,但落地金額不及預期,那麼紫光集團中期債券預計有 60% 的兌付機率。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延伸閱讀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