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營運喜憂參半 美國制裁衝擊大

由於全球出現晶片缺貨潮,中芯 (981-HK) 正藉此機會取得大量訂單。不過美中科技戰將削弱中芯對營運的企圖心。

今年全球主要晶圓代工廠紛紛上調資本支出,以因應這波晶片荒。但中芯今年的資本支出卻只有 43 億美元,低於去年的 57 億美元。

2020 年第四季,中芯營收 9.81 美元,季減 9.4%,中芯身處美中科技戰的風暴核心,表現已優於市場預期,這當然也是受惠於全球晶片短缺,市場對於成熟製程的晶片需求強勁。

但中芯的毛利率仍受到的重擊,去年第四季 18%,低於第三季的 24.2%。這主要因為川普政府「封鎖華為」,導致中芯也不得為華為子公司海思供應產品。而海思主要產品是屬高毛利的先進製程。

根據研究機構伯恩斯坦 (Bernstein) 表示,中芯 14nm 設備偏高的折舊費用也可能造成帳面上的損失。先進製程營收貢獻去年第四季比重只有 5%,第三季則達 14.6%。

中芯預計今年的毛利率約在 15%,不如市場預期的 19%,而營收年增率介於 5%~9%,市場預期 5.6%。但是因為中芯成熟製程已經接近產能滿載,因此其長期成長取決於能否建立更多的產能。

中芯今年已經計劃 43 億美元的資本支出,以擴大產能,其中大部分用於成熟製程上,不過這預算比 2020 年的 57 億美元有所下降。

中芯去年已調降資本支出,從原本目標的 67 億美元下修至 11 月的 59 億美元,主要在於川普在 9 月對中芯實施出口制裁,這使得中芯不易拿到生產設備及材料,特別是先進製程。之後,美國政府又於 12 月正式將中芯納入實體名單。

今年中芯的資本支出取決於拜登政府處理與中國之間科技戰的方式。美國政府可能會允許中芯取得不太敏感的技術,但不確定性仍高。

在中芯線上法說後中芯 H 股收盤崩跌 10.6%。中芯雖然提到在實體清單的問題有一直與客戶溝通,且沒有掉單情況。但中芯也不諱言,營收成長仍受到外在限制的影響,業績具有不確定性。


延伸閱讀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

鉅亨新視界

cookies

為優化網站服務,鉅亨網使用Cookie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當您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政策與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