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周期前景有壓?通膨升溫疑慮罩頂 為何大宗商品跟著跌

美國聯準會 (Fed) 表態願意容忍通膨上升,通膨失控疑慮導致美國公債周四 (18 日) 再度被拋售,科技股回跌,就連通常受益於通膨上升的大宗商品也大跌,國際油價重挫 7%,咖啡寫下兩個月來最大跌幅,玉米、銅價也走低,一時之間投資人似乎無處可躲。

彭博報導,大宗商品需求和全球經濟成長預期緊密扣連,通常在通膨上升環境中表現良好,但這個前提是通膨壓力必須處於「剛好」的程度:假如通膨過高,讓投資人開始擔心影響到經濟成長,以及若美元持續升值拖累需求展望,反而會打壓原物料行情

大宗商品今年來表現突出,國際油價截至周三大漲逾 30%,玉米、黃豆和銅紛紛攀抵多年新高,木材價格飆升,多頭派認為這象徵大宗商品即將進入長期上漲的「超級周期」。

但在部分國家暫停施打阿斯特捷利康 (AstraZeneca) 疫苗,導致疫苗接種速度減緩之後,投資人開始擔心,大宗商品需求可能需要更長一段時間,才能回到疫情前水準。美元隨著債券殖利率攀高,更削弱了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魅力。

國際油價周四重挫約 7%,西德州原油已經連跌五日,是一年多來最久跌勢。國際能源署 (IEA) 本周表示,全球原油需求直到 2023 年都無法回歸疫前水準,而且因為新的工作習慣以及逐漸淘汰化石燃料,需求成長將受到抑制。

糧食價格下挫,黃豆出口大國阿根廷,以及盛產小麥的美國、俄羅斯和烏克蘭等地天氣好轉,代表供給可望增加,更加重壓力。

同時,美債殖利率上升導致無法孳息的貴金屬魅力下降,黃金白銀均下跌。彭博大宗商品現貨指數重挫 2.4%,是去年 9 月中旬來最大單日跌幅。

StoneX 首席商品經濟學家 Arlan Suderman 說:「債券殖利率和美元正在回應 Fed 的決策,打擊大宗商品。」

(本文不開放合作媒體轉載)


延伸閱讀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