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怡如
網路的興起為旅遊市場帶來巨大改變,整合餐飲、住宿、門票、交通、電子票證等旅遊資源,讓旅遊業者便利管理、旅客一站購足,也是工研院新創公司豐趣科技看到的全新機會。豐趣科技總經理裘以嘉從沒有科技背景的門外漢,到一手催生這個服務,成立才兩年就達成損益兩平,以敏銳市場嗅覺打出一片天。
裘以嘉的人生,一直都在走出格之路。大學念企管,第一份工作在化妝品公司雅芳(Avon)做行銷,協助 130 年的老牌直銷公司拓展零售通路,成為各國雅芳取經的對象,雅芳零售轉型還被哈佛商業評論收錄為個案;她沒有科技背景,卻大膽進入工研院,發想的服務創新計劃,最後成為新創公司-豐趣科技,「我的經歷很特別,常常在組織裡都在做新的業務,」裘以嘉笑著說。
2000 年裘以嘉因為嫁到新竹,揮別待了七年的雅芳,「我抱著完全歸零的心態重新開始。」當時工研院正招募技術推廣人才,條件是理工相關科系,錄取後才知道主管認為她的溝通強項,能與技術互補,最後破格錄用了她。
進入工研院後,挑戰才正要開始,「所有技術我通通都不會!」但她自有一套學習方法,面對艱澀技術,她只問工程師幾個固定問題:這項技術如何應用?以前怎麼做?工研院如何改善?優勢在哪裡?掌握基本資訊後,就能很快對外溝通推廣。
目光精準 從趨勢中抓住商機
裘以嘉喜歡學新東西,對研究商業模式、市場趨勢、企業轉型興趣特別濃厚,「如果能在趨勢中萃出 insight,我會很有成就感。」10 多年前臺灣自由行比例僅 19%,她卻大膽押寶「自由行會崛起」,可善用科技整合旅遊資源,提供個別旅客豐富又多樣的商品。
但當她把想法落實為計畫時,卻遇上重重阻礙,甚至被告知計畫即將終止,直到 2014 年終於迎來轉機: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打算在日月潭推廣低碳旅遊。團隊整合當地電動公車、纜車、腳踏車、電動遊湖船等低碳運具,讓遊客可以一卡暢遊,創新構想也獲得 2015 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的智慧運輸類金獎。
打鐵趁熱,團隊想掌握時機新創成立公司,裘以嘉卻因「創業從來都不是我的生涯規劃」有所遲疑;但在新創推動過程,公司募資與籌組登記事宜一直沒有進度,深怕錯過最好市場時機的她,不想先前耕耘功虧一簣,決定背水一戰,加入團隊,正式成立豐趣。
掌握自己的優點 每人都能有所發揮
多數女性創業,考慮的因素遠比男性多。裘以嘉看過太多女性將所有角色與責任都背上身,「我們不可能在所有的角色裡,都做到完美無瑕;要清楚自己的角色配置,挑選人生最重要的去做。」
對裘以嘉來說,性別從來不是問題,反而是社會習慣貼標籤。例如跟團隊一起外出洽公,若無事先說明,她的位子常被擺在最後一個,或是最後一位才被介紹,「大家很自然地認為,女性不是科技公司的主要角色,」事實上,豐趣六成是女性員工,女性觀察敏銳、心思細緻,反映在豐趣的產品設計上,更容易抓到旅客需求。
裘以嘉也強調,男女都有各自的特質與優勢,只要掌握自己的優點,就能有所發揮。她鼓勵每個人都要學習創新,「不是真的要創業,而是思考怎麼把工作做得更好,去看自己成長的可能性。每一天都要為自己的人生奮鬥,工作的意義絕對不只是一份薪水。」
不用外界的標準為自己打分數
「勇敢去闖,就有機會成功,」樂觀的裘以嘉認為,所有事情都有方法可以達成,不是以資源的限制來決定,而是看從哪個方向切入可槓桿出最大效益。豐趣成立僅兩年就達成損益兩平,目前有 17 個海外通路,在新冠疫情發生前,一年賣出超過 80 萬個旅遊品項,未來更打算前進日、韓、泰等海外市場。
裘以嘉初接 CEO 時曾大量閱讀書籍,想了解如何做一位好的 CEO,但看完只覺得惶恐,「大概只有聖人才能達到所有書中提及境界!」近年來她的心境有很大轉變,「我不需要拿著外面的標準跟規範,為自己打分數,只要盡力做好獨一無二、只有我才能做的 CEO。」不管身分如何轉變,裘以嘉總是勇於撕下世俗標籤,她用行動證明:做自己,就是最美的樣子。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49 期 2021 年 3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