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稀土之後 專家:中國恐限制鈷供應量來對付他國
鉅亨網編譯凌郁涵
由於近年來電動車的蓬勃發展,鋰電池的應用越加廣泛,組成鋰電池成分之一的鈷金屬成為重要的原料。有專家指出,由於中國當局掌控了全球 60% 以上的鈷供應,鈷很可能成為繼稀土之後,另一個中國對抗他國的報復工具。
報導指出,如今全球大部分鈷供應來自於政治上不穩定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其中大部分是由中資所持有。
數據顯示,在 2019 年,全球開採的鈷金屬,有 70% 以上來自剛果,而該國 14 大鈷礦開採商中,就有 8 家是中資持有的,幾乎佔該國產量的一半。
對剛果鈷礦的控制,使中國當局有能力操控全球 60% 以上的鈷供應量。根據經合組織 (OECD) 在 2019 年的報告顯示,更重要的是,全球生產出的鈷,有 80% 由中國所提煉。
諮詢公司 Energy Brainpool 表示,中國對鈷的霸權,在近年來引發了價格上漲和材料供應風險,去年鈷價為每噸 31,419 美元,但截至今年 4 月 1 日,價格飆升了 59.5%,至 50,105 美元。在未來,鈷仍將會是賣方市場,而不是需求主導的市場。
數據顯示,到 2026 年,全球鈷需求量將增長到每年 225,000 噸,但供應量只會增加到 222,100 噸,造成 2900 噸的供應短缺。
對於南韓而言,這樣的情況令人擔憂,因為中國可以利用供應短缺,優先向中國電池廠,像是寧德時代和比亞的供應鈷,因而打壓南韓前三大電動車電池廠的成長,包含 LG Energy Solution、三星 SDI 和 SK Innovation。這三大南韓電池廠在去年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市場的市占率達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