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缺電壓力山大 台灣正面臨氣候變遷長期挑戰

彭博報導,台灣在極力填補全球半導體短缺之餘,正遭受疫情侵襲、電力短缺,以及長達一年的乾旱等問題,逐漸破壞台灣的農、工業與電力供應,凸顯氣候變遷成為台灣的長期挑戰。

Natixis 經濟學家 Gary Ng 表示 :「中長期來看,能源和水確實是台灣的關鍵因素,不僅對糧食安全,對掌握半導體產業和投資的機會也至關重要。」

台灣氣候這數十年來急劇變化,氣候變遷調適平臺 (TAP) 數據顯示,1957 年至 2006 年,夏天多了一個月,冬季縮短一個月,平均溫度上升約攝氏 1.3 度,約為全球增幅的兩倍。

我國高度仰賴每年 5、6 月的梅雨季獲取水源。然而,中央氣象局表示,預計要到 6 月上半月才會開始有大量降雨。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上周報告,近 12 個月只有 807 毫米的雨量降在水庫集水區,不到年平均的一半。

由於遲遲未有雨水挹注,農業成為這波乾旱最大受害者,該產業消耗超過 70% 水資源,工業用水僅 10%。去年第二季歉收後,政府於今年 1 月開始暫停灌溉南部稻田。

此外,桃園市政府表示,若石門水庫蓄水量低於 10%,將實施分區、分時供水,很可能會實施供 5 停 2 的政策,屆時恐進一步影響民生、工業用水。

凱基證券經濟學家 Carl Liu 說,缺水問題已存在許久,台灣出口表現很有可能會受影響。

此外,我國發電方面仍有超過 75% 來自於煤炭與天然氣,核能約 13%,其餘多數為再生能源,部分為水力發電。由於水情告急,導致本月高雄興達港電廠故障時,水力發電也無力支援。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台電正計劃建立更多能緊急運作的天然氣電廠和電池,以避免停電。

另一方面,由於近期停電頻傳,核四的退役計畫可能要延後到 2025 年,凱基證券的 Carl Liu 說,再生能源短期內無法取代傳統發電,因此核能除役可能不會像政府預期的那樣快速。

台灣已承諾 2050 年碳排放量將比 2005 年時少 50%,並積極布局綠能,2014 至 2020 年六年間,再生能源的供電量成長約 50%,隨著國外企業競標大型海上風電項目,步伐可能會加快。

不過,台灣仍無法避免水電資源消耗、暖化、極端氣候的衝擊,Reset Carbon 資深顧問 Nate Maynard 表示,氣候影響將是長期的,只有採取激勵措施和提高使用價格,並提倡節約用水遏制消費,才能應對乾旱,最終獲得更多的水資源。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