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中國失去大宗商品定價權 供應吃緊使買入機會浮現
鉅亨網編譯凌郁涵
中國在近期對持續飆漲的大宗商品價格進行打壓,使得市場熱潮稍減,不過,高盛認為,中國對投機行為發出警告,使得大宗商品價格回落,是明顯的買入機會,因為大宗商品多頭的論點既與中國投機客無關,也與中國需求增長無關。
高盛大宗商品主管 Jeffrey Currie 表示,儘管在中國發出投機示警後,大宗商品價格回落了約 3%,但是石油、銅和黃豆等主要大宗商品仍然將在下半年面臨供應吃緊的問題,供應面不足,因此難以破壞這一波牛市的行情。
高盛提出了大膽主張,即「中國失去了定價權」。報告中指出,有越來越多證據表明,中國不再是大宗商品環繞的中心,已開發國家需求回升強勁,中國遭西方國家所擠出,意味著中國不再是決定價格的邊際買家 (marginal buyer)。
報告中也表示,中國消費者遭到排擠,與 2000 年代的大宗商品牛市正好相反,隨著供應鏈開始轉向本地化,中國逐漸失去引申需求 (derived demand)。中國如今致力於降低製造業生產的環境成本,此外,隨著全球自動化的興起,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不僅在向西方靠攏,而且在勞動力在成本中的佔比正在急劇下降。
高盛說道,在經過近 20 年的大量投資,壓低了毛利後,隨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利潤較低的中國下游大宗商品消費者開始抱怨投入成本過高。就像 2000 年代的美國一樣,下游需求遭到破壞的情況並沒有削弱牛市行情,反而有力地證明了西方的強勁需求,已經開始使將中國擠出市場,就像 20 年前的美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