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後即遭下架暗藏玄機?中國打壓滴滴動機重點揭露

中國叫車 app 滴滴 (DIDI-US) 上市不久即遭到中國監管機構審查和勒令下架,並被要求停止新用戶註冊,導致該股上市至今已下跌 15.77%,中概股連帶受拖累。

中國也正對另外兩家近期將於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採取類似行動,正利用逐漸收緊的數據控制和隱私政策對科技公司進行大範圍調查。以下是路透對此事的重點整理:

滴滴面臨什麼指控?

中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委員會辦公室 (CAC) 7 月 2 日以 2017 年全面實施的中國網絡安全法為由,要求滴滴停止接受新用戶註冊。兩天後 CAC 稱滴滴在收集個資上存在嚴重違法行為。

滴滴收集哪些用戶個資?

滴滴是中國最大的叫車 app,每天為使用電話和密碼註冊的中國用戶提供 2000 萬次乘車服務,該公司收集用戶位置和乘車路線,以用於安全和數據分析。

滴滴還會定期發布大數據分析的報告,例如顯示某些城市的民眾何時完成工作,或哪些企業的工時最長。滴滴也為旗下汽車裝設監控路況和車內情況的鏡頭,每年收集中國 1000 億公里的道路數據。

此外,滴滴將所有中國用戶和道路數據儲存在中國國內伺服器中,儘管該公司高層上周六表示,不可能將數據傳遞給美國。

為何滴滴成為目標?

主因是中國正在強化隱私和數據安全政策,中國 4 月下旬發布個人資訊保護法第二版草案,要求科技業應採取更嚴格的措施,確保用戶數據儲存安全。

中國 9 月將實施新版數據安全法,要求處理關鍵數據的公司需進行風險評估並向當局提交報告,還呼籲處理影響中國國安數據的組織也要提交年度審查報告。

國際律師事務所 Taylor Wessing 中國 TMC 業務負責人 Michael Tan 表示,這些法律以 2017 年通過的網絡安全法為基礎,針對滴滴和其他公司的公開行動顯示新法將雷厲風行。

今年 5 月,CAC 便指控字節跳動的抖音、微軟的 Bing 搜尋引擎等 105 個軟體收集過多用戶的個資,並非法使用這些資訊。

制裁時間點微妙?

滴滴事件令人聯想到去年年底,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集團上市前夕遭監管機構調查,使史上最大規模 IPO 計畫在上海和香港戛然而止。

市場和專家質疑,如今中國政府瞄準在美上市的科技業意在暗示,基於安全原因,當局希望掌握大量數據的科技公司能在國內上市,而非海外。中國政府周二表示,北京將加強對在境外上市中國公司的監督,以及跨境數據流動和安全的監管。

Leaf 律師事務所負責中國數據政策的律師 Nico Bahmanyar 表示,公司上市需要揭露很多供應鏈實際運作細節。因此,若中國發現揭露的資料存在風險,相較於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更容易予以控制。


延伸閱讀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