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後市看法分歧 內外資看長榮目標價價差高達280元

航運指數自 7 月以來跌幅近 30%,對於貨櫃海運後市,內外資近來出具報告明顯分歧,繼亞系外資對長榮 (2603-TW) 給出中立、目標價 165 元,美系外資最新報告目標價僅 89 元,不過,仍有內資力挺,將長榮目標價喊上 371 元。

美系外資認為,目前長榮股價淨值比約 2.4 倍,已較長期平均來得高。

另一方面,美系外資認為,雖長榮下半年獲利有望明顯高於上半年,但第四季營收可能季減 10%,運力吃緊的狀況正在緩和。

不過,國內法人出具最新報告則持不同看法,認為整體運價反應到營收,會有 1 個月以上落差,加上目前全球塞港依然嚴重,因此,第四季運價可能會高於第三季傳統旺季,基於保守原則,估第四季獲利將季減 12%,若後續第四季運價高於第三季,則有助獲利向上。

法人指出,據海運研調機構 Drewry 表示,全球貨櫃港口運力將以每年平均 2.5% 的速度增長,到 2025 年達 13 億標準箱,而全球貨櫃運輸需求同期可能每年平均增長 5%,若港口碼頭投資長期落後於全球貨櫃運輸需求,則將使塞港常態化,無法扭轉供不應求。

法人估,長榮今年稀釋稅後每股純益達 37.13 元,維持 10 倍本益比,計算目標價 371 元,持續給予買進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