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與疫情干擾 台灣CEO公認 供應鏈成首要風險

貿易戰與疫情效應  供應鏈風險成台灣CEO公認首要風險。(鉅亨網資料照)
貿易戰與疫情效應 供應鏈風險成台灣CEO公認首要風險。(鉅亨網資料照)

KPMG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 (26) 日發表《2021 台灣 CEO 前瞻大調查》,調查結果發現,影響台灣企業的五大風險分別為:供應鏈風險 (28%)、數位網路安全 (24%)、新興 / 顛覆性科技風險 (14%)、環境氣候變遷 (10%)、企業營運風險 (10%)。

值得注意的是,「供應鏈風險」從去年的第三大風險要躍升成為第一大風險,KPMG 安侯建業主席于紀隆認為,疫情爆發前因中美貿易戰等地緣政治影響所驅動的短鍊化趨勢,在疫情爆發後,各國重視要產業面臨斷料的問題,再加上生產線因為疫情停工丶國際運輸塞港甚至邊境封鎖等影響,全球供應鏈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其中台灣部分,由於台灣在全球供應鏈具有舉足輕重的角色,策略布局也需因應此不確定性因素而持續調整,因此台灣 CEO 視供應鏈風險為其第一大風險。

調查發現,高達 84% 台灣 CEO 表示面對疫後供應鏈的變動與重組承受極大壓力,為緩解供應鏈瞬息萬變的局勢,40% 台灣 CEO 計畫透過增加新的供貨來源地域使企業的供應鏈更具彈性,避免因缺料或貨運問題導致斷鏈。

此外,供應鏈數位化也是企業轉型的首要目標,數位化也幫助企業能更積極正面處理供應鏈的不確定性,33% 台灣 CEO 就期望能針對其供應鏈進行完善的監控,以能事先洞察任何的潛在問題,並在問題發生之前先進行止血,才不會造成企業風險破口。

調查也發現,全球 (36%) 與亞太區 (36%) 的 CEO 也有相同的想法,這些受訪表示,如果能增加供應彈性並預測風險,跨國企業更可致力於推動供應鏈情報透明化,以紓緩供應鏈中斷之危機。

KPMG 全球資產配置戰略諮詢中心主持人陳彩凰則表示,全球供應鏈重組將以短鏈及區域化、在地化的形式存在,然而台商仍應考慮生產成本、內需市場及產業聚落做為企業整體移轉考量。

陳彩凰指出,面對目前日益增溫的中美貿易戰、區域政治經濟間之衝突,建議臺商可就其產品及產線之所在國是否受到各國貿易措施影響,規劃對公司短、中、長期之業務策略與供應鏈,從而為企業帶來增加產品銷售的競爭力。
 


延伸閱讀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