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苗覆蓋率提升,本土疫情趨緩,出口也連 15 紅,9 月出口值創歷年同期最佳,房仲業統計 10 月房市交易較 9 月成長 1 成,以雙北地區的交易成長最佳。
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內部交易統計,與 9 月相比,台北成長 22%、新北量增 17%,桃園增加 10%,新竹成長 11%,台中以南則因前幾個月交易熱絡,交易量維持高檔,拉高基期,與 9 月相比僅有個位數的成長幅度,台中量增 3%,台南與高雄分別較 9 月成長 6% 與 2%。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說,國內持續嚴守邊境,落實防疫,疫情明顯趨緩,自 8 月國內疫情逐漸獲得控制後,市場氛圍轉趨正面,房市交易量幾乎已回到疫情前水準,8 至 10 月全台交易量月增率也連續三個月呈正值,交易熱度延續,10 月旺季仍旺,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縮小,不僅自住需求買盤出籠,置產、長期投資需求近期也有活躍跡象。
與去年 10 月相比,陳金萍指出,永慶門市全台交易量年增 29%,表現優於去年同期,七大都會區均有 1 成以上的增幅,台北、新北分別成長 15% 與 18%,桃園量增 41%,新竹縣市成長 24%,台中增加 35%,台南量增 10%,高雄成長 47%。
永慶指出,10 月看屋量與 9 月相比約增加二成左右,民眾看屋意願高,出價意願也有增加的趨勢,顯示只要價格合理,買賣雙方價格認知能拉近,成交機會就大增加,加上適逢年底購屋旺季,房市交易還有機會擴量成長。
中信房屋 10 月房地產成交量持續溫和放量,全台成交件數較上月成長 5.8%,其中以台北市及新北市表現最佳,中南部則是微幅成長。與去年同期相較,六都均為正成長,全台年增率達 10.4%。
10 月份不動產交易持續走穩,桃園以南交易呈現溫和成長格局,台北、新北表現更是出色,且隨著房市進入年底交易旺季,各門市來電及帶看組數均有顯著成長,網路預約看屋也成長近 1 成。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分析其原因,認為除了民眾置產需求之外,各區域發展利多、不動產保值抗通膨話題,也都是促使買氣加溫的原因。
張世宗說,像是南台灣具備的園區話題、基礎建設題材,不僅讓在地民眾引頸期盼,甚至連外縣市買方也都來搶先卡位,再加上浮現檯面的通膨及物價問題,順勢拉高了房地產的討論度,進一步推升了本季房地產交易的期待性。
10 月由消費者端調查,中信房屋觀察到換屋或購置第二戶以上的交易,已受央行取消購置第二戶寬限期政策的影響而略見萎縮。張世宗分析,過往換屋及購置第二戶自住的交易約佔整體 44% 左右,不過目前僅剩不到 39%,顯示 9 月下旬以來央行取消自然人購置第二戶寬限期的政策,的確對相關族群造成影響。據了解,這些流失的交易量應正在為資金及財務重新做規劃及部署,在自住前提不變的情況下,應只是延後購屋,不至於打消購屋念頭而真正的「消失」。
而在台灣央行 9 月底再拋出第三波房市管制,各地 10 月交易增減不一,住商機構企畫研究室統計旗下加盟店 10 月成交業績,全台與 9 月相比量增 5.2%,較去年同期增加 8.4%。其中,台北市較上月增加 11.1%,與去年增加 22.5%。
住商機構指出,綜觀六都今年 10 月表現,除了台南市房市強勁外,台北市交易也頗為亮眼,高雄持續量增,一直位居交易熱區的桃園市及台中市則交易走緩,徐佳馨分析,央行連三波打炒房政策,對於投資客確實有嚇阻效果,對部分投資買氣過熱的區域具降溫作用,不過後疫時代房價大跌不易,促使自用及置產買盤支撐,因此仍有都會區有不錯的成交表現。
大家房屋企畫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基於營建成本高築議題不斷、資金狂潮竄入市場,且市場預期將醞釀出通膨壓力,讓剛性自用買方現階段進場更具信心,置產型買方也有以不動產抗通膨的盤算,新案價格持續走高,不過政府打房思維不變,價格暴衝區若無實質機能支撐,房價也容易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