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百大集團〉十年首見台灣大投資潮 資產、稅後純益總額創新高

CRIF 中華徵信所今 (25) 日公布研究報告指出,受疫情影響,2020 年百大集團海外投資家數較前一年下滑 83 家,但卻出現十年來首見的投資台灣大浪潮,百大集團的擴張行動推升資產總額達 119 兆 8616 億元,稅後純益總額更首度突破 2 兆元大關,雙創歷史新高。

CRIF 中華徵信所指出,雖然百大集團 2020 年營收總額微幅衰退 0.01%,但資產總額攀上 119 兆 8616 億元,締新猷,年增 8.42%,值得注意的是,無懼美中貿易戰,資產成長率已連 3 年走高,達 8.42%。

CRIF 中華徵信所表示,受惠美國與中國掀起的「去中化」及「去美化」經濟戰略,促使台灣在全球供應鏈角色的黏著度更為鮮明,去年更因疫情造成全球供應鏈擔心斷鏈危機,帶來的轉單與長單效應,因而造就百大集團的獲利創新高。

調查顯示,百大集團在歷經連續 2 年稅後純益總額衰退後,去年不僅轉為正成長,稅後純益總額更高達 2 兆 176 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年增幅達 24.19%,顯示在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及轉型成效逐漸顯現。

去年平均純益率、平均淨值報酬率、平均產報酬率同步走高,分別攀上 11.56%、8.71% 及 3.30%,尤其是平均純益率連續 5 年維持在 10% 以上的水準,代表百大集團不追求營收成長、但維持獲利品質的策略。去年百大集團的虧損家數也從 10 個下降到 6 個集團。

調查也指出,百大集團整體海外投資家數由 2019 年的 5815 家下降到 5732 家,大減 83 家,其中,對中國 (含港澳) 投資家數僅 2580 家,下降 68 家,為歷年首見。

與此同時,百大集團反向選擇在國內進行投資佈局,因而創下十年來單一年度增加分子企業最多的一年。若回溯至 2016 年蔡總統就任以來,在不計算併購公司的基礎下,國內新設分子企業家數高達 195 家之多,相當於平均每個集團新增投資 2 家分子企業,顯見政府支持大型企業返台投資政策奏效。

CRIF 中華徵信所認為,未來在新興戰略產業上,百大集團有必要先檢視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定位,並超前部署。台灣不能再把產業個別看待,因為當前是產業整合的時代,每一個新興戰略產業之間是相互連結的,產品零件的模組化是常態趨勢,每一模組化的工程裡面都會淘汰一部份跟不上整合腳步的供應商,百大集團想要找到新的位置,就必須走上整合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