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發後,政府為增加防疫戰略物資,繼成立口罩國家隊後,近期快篩國家隊也成軍,目標每月徵用 4000 萬劑快篩試劑,業者配合政策積極擴大生產量能,但另一方面,試劑價格出現鬆動,快篩廠是否步入口罩國家隊後塵,也成外界疑慮。
時間回到 2020 年初,台灣口罩國家隊風光成軍,國內整體產能從不到 300 萬片,一口氣倍增至千萬片,更一度創下全球第二大口罩生產國的紀錄,不少業者一年賺贏過去 10 年,不過不到兩年時間,一切風雲變色。
過去政府下令口罩禁止出口,並積極推動實名制配給口罩,廠商極力趕工滿足需求,解決「口罩荒」,但隨著疫苗施打率提升、政府不再徵收口罩,台灣口罩庫存量超過 8 億片,業者面對供過於求,產能更只剩原先政府徵用時期不到一半,庫存化壓力沉重。
近日本土確診個案急速攀升,快篩試劑需求暴增,政府擬參考「口罩實名制」作法,透過健保卡登記,讓民眾以較平實的價格取得快篩試劑;國產快篩廠包括泰博 (4736-TW)、寶齡富錦 (1760-TW)、台塑生醫、凌越生醫、安特羅,合計產能可望超過 1500 萬劑。
各家積極擴大產能同時,快篩價格也開始調降,泰博率先開出第一槍,將分三階段調整售價,預計 5 月底單劑最低降至 170 元,降幅超過 4 成;寶齡也正在評估產品價格,將依市場變化來做價格調整。
據悉,去年 5-9 月是快篩試劑廠的利潤高峰,隨著更多業者加入市場,各地方政府標案競爭激烈,公部門快篩試劑價格逐步調降,而近期實體通路價格也將下滑,外界認為,快篩廠未來營運也將面臨考驗,難保口罩國家隊風波不會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