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碳關稅預計衝擊發展中國家 造成出口成本增加

在本月上旬投票否決後,歐洲議會上周終於統一意見,通過被稱為「碳關稅」的碳邊界調整機制 (CBAM) 草案修正案,預計將對全球發展中國家帶來衝擊。

歐盟碳關稅,是針對歐盟以外進口的高碳排放產品,徵收額外的二氧化碳排放進口稅。代表著除了對內的排碳規定之外,歐洲將不再忽視外國商品的氣候影響。

業界人士認為,儘管這項措施可能有助於減少排放並為歐盟公司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但它所帶來的貿易保護主義,可能會損害發展中國家。

相較於之前的版本,這次通過的條款在生效日期上有所放鬆,將其延長一年至 2027 年,但條款更多是嚴苛的部分。新的機制除了原來歐洲碳市場所覆蓋的鋼鐵、水泥、電力等行業之外,又把氫 / 氨、塑料、有機化學也同樣納入,此外,電力間接排放也都將被計算進去。CBAM 預計,將帶來 10 億歐元 (11 億美元) 的年收入。

雖然還未開始實施,但擬議的稅收已經影響了歐盟貿易夥伴的政策制定者和公司的決策,例如土耳其和印尼。對土耳其來說,歐盟占其出口的 41%,印尼也向歐盟出口價值數十億歐元的棕櫚油和化學品,這些商品可能會廣泛地被徵碳關稅。兩國打算採取因應措施,讓他們將部分或全部的稅留在國內,而非移轉到歐盟。

對中國來說,這也可能帶來巨大影響,歐盟作為中國的第二大出口地,可能造成出口成本上升。中國電子訊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在此前一份報告認為,方案通過之後,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將成為全球首個以碳關稅形式應對氣候變化的機制,「後續將對全球貿易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張淑翠表示,歐盟碳關稅將降低中國相關產品貿易競爭力,對相關行業出口造成衝擊,以及倒逼中國加速實現能源轉型,盡快完善碳市場和碳定價機制。

歐盟原草案並未將電力間接排放納入 CBAM 範圍,但新規則明確提到納入電力間接排放。對於出口型企業而言,在生產中使用綠電,將降低企業的間接排放量從而降低企業的 CBAM 成本。這預計對綠電交易的發展,也帶來積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