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漲電價緩和台電財務壓力 電力穩定仍是最大考驗

電價審議委員會延遲三個月終於拍板定案,今年度上半年電價平均將調漲 8.4%,不過全國 97% 用電戶並不受影響,僅 2.2 萬戶用電大戶調幅最高,但市場也出現部分異議聲浪,甚至呼籲政府重新評估核電,而觀察本次電價調漲,對台電虧損收斂幫助有限,且外界相比電價更加關注電力穩定。

本次電價調整自本 (7) 月起實施,其中,住宅用電 1000 度以下用戶不受影響,約 1272 萬戶 (占比約 97%),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調漲 15%,但排除農漁、食品、百貨、餐飲、電影院、健身房等六類產業,估影響 2.2 萬戶,住宅用電 1001 度以上用戶也將依超出的度數,調漲 9% 電價,估影響約 36 萬戶。

電價調漲 對台電虧損收斂僅是杯水車薪

電價審議委員會上月 27 日拍板電價調漲,正式終結 2018 年 10 月以來電價凍漲歷史,除反映國際能源價格劇烈波動外,經濟部也多次強調會將台電財務壓力審慎納入評估,依目前成本、電價計算,台電確實每賣一度電就虧錢。

台電近日也公告最新自結財報,繼 4 月累計虧損達 469 億元後,5 月累計虧損進一步擴大至 672 億元,等於 5 月單月再虧損 203 億元,加計先前虧損後,台電累計虧損已達 1057 億元,財務壓力龐大。

台電累計虧損已達逾千億元,且依目前假設的燃料價格等參數推估,今年台電光燃料成本就將較去年增加約 3000 億元,雖然 7 月電價平均調漲 8.4%,但估僅可讓台電減少約 290 億元的燃料成本壓力,若國際能源價格持續維持高檔,台電虧損黑洞恐難解。

面對電價一口氣調漲 15%,企業用電大戶除表達支持外,大多數對於漲幅也都有些異議,認為漲幅過大將讓營運成本快速增加,短期間較難適應,同一時間,包含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建大輪胎總裁楊銀明等均呼籲政府重新評估核能,也反映企業界對於電力穩定安全度的擔憂。

企業關注電力穩定 能源局、台電多管齊下拓電力來源

台灣近年經濟發展快速,尤其在貿易戰、疫情趨使下,台商回台、半導體完整供應鏈更顯重要,卻也意外讓用電量增速超乎預期,且人為、外力因素也導致台灣近年發生大小規模不一的跳電事件,對於企業界來說確實是相當頭疼的問題,除備好發電機、UPS 裝置外,更希望台電供電穩定。

政府喊出 2025 年非核家園、2050 年淨零路徑,其中,2025 年燃煤占比將達 50%,天然氣、再生能源則各占 30%、20%,到 2050 年則會進一步擴大再生能源發電比重至 60-70%,不過現階段再生能源進度落後,太陽光電在尖峰時間扮演關鍵救援投手角色,皆凸顯能源轉型的陣痛期是「現在進行式」。

從 6 月下旬單日尖峰用電量來看,6 月 22 日、6 月 23 日連兩日尖峰用電負載達到 3926.6 萬瓩、3994 萬瓩,刷新歷史用電量新高紀錄外,太陽光電分別發出 440 萬瓩、484 萬瓩電力,占尖峰負載均逾 1 成以上,各達 11%、12%,也讓外界擔憂,若少了太陽光電支撐,台灣用電將危機重重,且近日供電一度亮出代表供電緊戒的「橘燈」。

為了強化台灣供電能力、加速再生能源發展,經濟部能源局也宣布多項政策利多,以太陽光電來說,就宣布適用下半年費率者,可適用上半年上限費率,並祭出獎勵措施,同時也推動儲能系統結合太陽光電設置等,在地熱、汽電共生等再生能源規劃上,也修訂相關辦法並加碼祭出獎勵辦法,同時成立地熱發電單一服務窗口,不難看出政府也正努力透過各種辦法,刺激並加速電力穩定、多元電力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