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市場遇「長鞭效應」打擊:庫存不斷堆積、美國最大倉庫快被塞滿

隨著美國主要零售商陸續警告,服裝、電子產品、家具和其他商品的銷售正在放緩,美國最大的倉庫已經爆滿,「長鞭效應」可能會打擊美國供應鏈。

在銷售放緩的同時,商品仍不斷從太平洋彼岸湧入。專家警告,如果企業仍恐慌性地訂購商品,以保持庫存充足,亞洲大量發貨的同時,卻遭遇需求低迷,美國供應鏈將受到「長鞭效應」的沉重打擊。

在美國最大的倉儲和配送市場—南加州洛杉磯都會區以東的內陸帝國 (Inland Empire) 倉庫地區,這一時刻似乎已經到來。

田納西大學供應鏈教授 Alan Amling 表示,人們已經感受到「長鞭效應」的刺痛。

「長鞭效應」在過去兩年格外受到重視,在市場普遍缺貨的情況下,供應鏈的每一端都力求保留適當庫存,但傳導到最上游時,需求被放大,導致真實情況遭到扭曲,出現超額訂購帶來的供不應求現象。

如今,供不應求的情況正在緩解,但先前超估需求,而銷售卻在放緩,帶來了新的危機。

近年來,以河濱縣和聖貝納迪諾縣為中心的內陸帝國倉庫擴張迅速,以應對激增的需求和從亞洲進口的商品。即使這樣,這些空間也幾乎已經被塞滿。

消費者支出的回落,可能使這裡及全美各地的倉庫,將因無法處理的商品而淹沒,加劇了供應鏈混亂。

根據 Descartes Datamyne 數據,到 2022 年上半年,從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貨櫃進口量,比疫情前增長了 26% 以上。聖誕節出貨和中國主要生產中心重新開放,可能會進一步增加銷量。

與此同時,貨物不斷湧入洛杉磯 / 長灘最繁忙的美國海港。根據港口數據,今年上半年,當地的碼頭工人處理的 40 英尺貨櫃,比疫情開始前增加了約 55 萬個。

馬士基旗下子公司 Performance Team,在大洛杉磯都會區擁有 22 個倉庫,公司副總裁 Scott Weiss 表示,現在已形成骨牌效應,庫存正在急速增加。

Weiss 指出,由於倉儲空間需求過於旺盛,以至於每當 10 萬 - 20 萬平方英尺的空間被騰出來時,往往過了一秒鐘就又占滿。


延伸閱讀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