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存底縮水 亞洲央行須擴大匯率防禦範圍

野村控股表示,外匯存底減少,意味著亞洲央行可能會開始採取要求出口商拋匯等方式,支撐本國貨幣匯率。

彭博報導,陸挺、Sonal Varma 等野村分析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說,亞洲央行可能採取的潛在措施,包括強制出口商賣掉外匯收益、限制交易賬戶,以及提出吸引資本流入的措施。

亞洲央行在經歷 2013 年「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等危機後,近年來已提高外匯存底。不過,今年來美國聯準會(Fed)的升息步調很快,亞洲央行不會只靠這些資金來捍衛本幣。

根據野村的分析,截至 8 月底,今年來印度在即期與遠期外匯市場上已投入 751 億美元,以支持盧比匯價。中國可能花 396 億美元,泰國 269 億美元,南韓 167 億美元。

野村表示,根據去年年底外匯存底的水準,目前印度與泰國央行動用的銀彈比率,已超過 10%。

野村分析師說,亞洲央行手中仍有外匯存底,可避免本幣貶值失控,但在外匯存底減少的情況下,部分亞洲(日本除外)央行可能更接近允許更大外匯彈性的階段。

Fed 升息提振美元,引發今年來亞幣貶值,其中日元匯率下跌逾 20%,下探至 24 年谷底,韓元重貶 17%,菲律賓披索新台幣均下跌 13% 以上。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周三(28 日)盤中摜破 7.26 元關卡,跌逾 800 點。台北時間周三下午 4 點半,在岸人民幣收盤報 7.2458 元,較周二夜盤收盤跌 658 點。

野村建議北京可採取的措施,包括政府相關企業匯回資金、關閉不受歡迎的資金流出管道、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