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以來,包括《經濟學人》及多家研究機構均認為,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速正在放緩,可能正在走向一個由熱轉冷的周期性轉變。
最先可以觀察到的跡象,來自南韓,特別是 DRAM 產業。
DRAM 是半導體行業中周期性最明顯的產品之一,8 月南韓 DRAM 晶片出口較去年同期驟降 24.7%,創 2019 年以來最大單月跌幅,集邦諮詢預計,2022 年 Q4 DRAM 價格將會下跌 13-18%。
分析機構 Future Horizons 認為,半導體行業正走向晶片製造歷史上最大的衰退之一。德州儀器公司的 Rich Templeton 相信,當前周期與 1995-1996 周期更為相似。
就銷售額和單位出貨量而言,2021 年是創紀錄的一年。如同 1995 年 PC 行業帶動半導體的需求,2021 年汽車智慧化、疫情導致對 PC 和智慧手機等硬體產品的高需求讓半導體行業再次迎來了爆發性的增長。
由短缺到過剩?
是否半導體由短缺走向「過剩」,成為今年下半年的爭論焦點。
此前,《經濟學人》文章指出,隨著需求的不斷增長,傳統的半導體周期—需求和新供應之間的傳導滯後性通常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好像已經成為過去式。晶片公司資本支出猛增,台積電和其兩個主要競爭對手英特爾和三星去年共投資 920 億美元,比 2019 年激增 73%,並承諾未來兩年內再投資 2100 億美元左右。
文章指出,現在看來晶片產業波動周期很可能會提前到來,今年全球晶片製造商的股價已經下滑超過三分之一。此外,地緣政治緊張有可能使全球市場分裂,並破壞複雜的供應鏈系統。
南韓已經感受到了這種壓力。韓媒《東亞日報》刊登文章分析,半導體市場的下降周期與通膨、經濟停滯焦慮等交織在一起,已導致電腦、智慧手機、汽車等產品銷量開始減少。
統計數字顯示,南韓與半導體產業密切相關的無線通信設備、電器、電子產品等出口指數在今年均出現明顯萎縮,導致國際收支狀況承壓明顯。
南韓的半導體出口狀況惡化,也體現了全球半導體產業面臨需求萎縮壓力。從 7 月開始出現的大規模砍單現象,帶來了消費型應用晶片的價格大跌。
機構:恐持續到 2025 年
儘管一些評論認為,這次半導體周期下行,與 1995-96 年成因明顯不同,並非在供給端,而是因為疫情、戰爭和通貨膨脹等外在因素導致的需求迅速變化,而市場也不再僅有個人電腦等狹窄領域,如新能源汽車、資料中心,都在帶動更多半導體市場的成長。
不過,仍不乏對前景更為悲觀的機構。IDC 南韓副總裁 Kim Su-gyeom 預計,記憶體晶片市場的下行周期,將持續到 2025 年。
Kim Su-gyeom 表示,今年的市場需求較最初預期更為糟糕,預計明年第三季 DRAM 和 NAND 市場都將出現暫時反彈,不過需求增速預期將分別從此前 17%、30% 下修至 10%、19%,其後市場將再度逐步下行,總體規模萎縮,直至 2026 年才可離迎來拐點。